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校校长“豪爽”宴客治本需“去行政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08:26  国际在线

  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今天下午在山东大学所作学术演讲中表示,中国应该重视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基础科学的投入。他说,培养一个理论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每年只需要10万-20万元人民币。一个教授年薪10万-20万元,培养1000个教授的花费跟高校校长们请客吃饭的钱加起来差不多。(8月4日中国新闻网)

  在这个时代,饭局酒桌似乎成为精英阶层的话语方式。就连大学这最后一方净土也不免穿上了功利的外衣。高校交际费用到底有多少,外人是不得而知的。但根据丘教授提供的数据粗略计算得出:每年上亿元的教育经费就这样以刺激消费的形式“贡献”掉了。很多能成为优秀人才的苗子硬是被“公关”掉了。这个结果着实令人心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指出,“现在政府对大学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依然比较普遍。有人甚至把大学当成了一个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当成了工厂的一个车间来进行指挥”。的确,高校行政化官僚化趋势日益严重,我们的大学校长们也都是拥有一定身份和级别的官员,公务繁忙绝不亚于政府官员。的确,现在的大学,申请课题要送礼,下拨科研经费要请客,请名人演讲要招待……大学校长似乎也有种“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的感觉。“官本位”正在演化为一种大学内部的价值取向,使得不少大学校长主要精力不再是做科研教学,而是整天忙于无奈的应酬。但就算是为了高校发展,如此逐利也并不值得倡导。

  大学行政化倾向早就广为诟病,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声也一直不断。日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趋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加快去行政化,恐怕是解决高校校长“请客吃饭”老问题的治本之策。

  另外,要让高校校长把钱用在刀刃上,用来聘请教授培养人才,还有赖于建立完善的教育拨款体系和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正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我国高校目前没有建立合适的教育拨款体系和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拨款和用钱都缺乏监督、约束机制,由此造成教育部门的“要钱花”“讨钱花”和“乱收费”“乱花钱”现象并存,教育一边缺钱,一边乱花钱,形成恶性循环。(张玲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