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零投档”恐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11:08  大众网-齐鲁晚报

  

“零投档”恐慌

  6月25日,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高考招生咨询会。与名校展位前人山人海相比,“生源”成了一些二、三本院校最大的渴望。

  本报记者刘军摄(资料片)

  今天,我们全新打造的栏目“潜新闻”开张了。潜,顾名思义,就是潜下身子,穿越表象,把潜藏在事件、现象背后的深层价值奉献给读者。

  深入更有价值。我们力图通过这一栏目,“潜入”热点背后,细致调查,抽丝剥茧,给读者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新闻,让您更接近真相。

  “潜新闻”期待您的关注。点题、爆料请拨本报新闻热线96706。

  本报记者 杨凡 实习生 刘若涵

  ■“我们和他们不在一个校区上课,跟本部的联系少,一些实践活动我们很少参加。老师的管教很宽松,只要结业考试及格就行。”回忆大学四年,王群还是习惯于把独立学院和学校本部的学生用“我们”和“他们”来区分。

  ■“未来10年生源竞争将越发激烈,一些起步较晚的地市本科院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将最先受到冲击。”

  谁被“零投档”三本院校成“重灾区”

  “有20%到30%的学生放弃填报本科志愿,而想直接去报专科。”8月3日是我省2010年高考专科填报志愿第一天,济南中学教务处主任董亚发现,到校接受填报志愿辅导的学生里,不乏本科线上考生。

  对于这种“弃高就低”的反常现象,董亚如今已不感到奇怪:“学生们对一些本科学校并不‘感冒’。”

  董亚的话可以通过数字来印证:本科录取“零投档”虽来势凶猛,却也并非今年独有的现象。2008年,二本一志愿在我省“零投档”的院校共58所,2009年为51所,今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65所。

  三本投档情况同样惨淡。2008年三本一志愿“零投档”院校34所,2009年为25所,2010年达到61所。

  分析三年数据,三本甚至部分二本院校正是“零投档”的高发区。18所二、三本院校在我省已连遭三年“零投档”,这些学校基本都分布在省外,集中在湖南、广西、辽宁、贵州等相对偏远的地区。

  二本“零投档”以体育、师范、医学类院校及近年新组建的地市级学院居多;而三本“零投档”院校中,八成以上是独立学院。

  省外高校吃不饱,省内高校也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部分二本院校报考火爆,录取分数直逼一本线;一边则是部分二、三本学校几轮投档都投不满,虽然还没有遇到“零投档”的尴尬,但这些低投档院校已感到了不小的恐慌。

  为何“零投档”“我所在的专业只有一个教授”

  2006年,王群被调剂进省内一所独立学院。“我们和他们不在一个校区上课,跟本部的联系少,一些实践活动我们很少参加。老师的管教很宽松,只要结业考试及格就行。”回忆大学四年,王群还是习惯于把独立学院和学校本部的学生用“我们”和“他们”来区分。

  谈到同学们毕业后的出路,王群说,家庭条件不错的,四年混个文凭后就出国读书了,剩下不少人则一入学就铆着劲考研考公,“毕业证上,院校名称后面加个括号标明是某某学院,就会被人低看一眼。我们就业,甭指望沾学校的光。”

  而2004年被调剂到二本院校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山东考生小王,对学校的失望更甚。这个学校是高校合并大潮中的产物,一切都还在建设整合中,跟其他二本高校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2008年到2010年在我省的招生都处在低投档水平。

  “学校地理位置已经不占优势了,基础设施方面更不行。图书馆的文科类藏书,除了小说,几乎没有其他专业书籍。我所在专业的教授只有一个,老师基本都是学士学位,上课就是照着课本讲。”小王说。

  “学校地处偏远且不知名;没有特色专业,学费又高出专科很多;师范、医学类等专业院校不再受欢迎等,都是‘零投档’院校难以吸引考生的原因。”董亚分析,“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上具有较大的弱势,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对独立学院等院校的就业歧视。”

  直面“零投档”生源危机酝酿高校“巨变”

  今年,我省山东女子学院、 齐 鲁师范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三所院校改制升本。而在二本一志愿投档中,三所院校均有较大差额。

  “今年刚上本,报考情况不理想,只能靠二志愿和调剂了,如何保证生源质量让人犯愁。”一学校招生部门负责人在获悉投档结果的当晚向记者诉苦。

  近几年我国高校争相升格,专业院校改综合院校,专科升本科,“学院”改“大学”。学校不断升级扩容,招生人数也相应增加,生源却在不断下降。

  省招考院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高考人数比起峰值年2008年下降13万余人,而招生方面,仅二本就比2008年增加16004人,一降一升间,一些零投档院校只能靠调剂来完成招生,其生源危机不言而喻。

  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在一次会议上透露,到2013年,我省生源将大幅度下滑,大学适龄人口比2008年减少5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我省高教市场将发生巨变,一批高校可能面临淘汰。

  “未来10年生源竞争将越发激烈,一些起步较晚的地市本科院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将最先受到冲击。”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嘉川说。

  追问“零投档”“这么多教师、校舍怎么办?届时淘汰谁?”

  面对危机,省内不少院校虽还少有“零投档”的尴尬,却也如芒在背。

  一些学校在招生之前就加大了宣传,省内一所医学院在组织中学校长论坛时,还给各学校校长免费查体,以期增加印象分,让更多考生报考。

  二本院校潍坊学院今年扭转了连续两年理科招生一志愿低投档的局面,大获丰收。

  “我们缩减了就业形势不理想的200多个师范类专业计划,以后我们还将把学校发展重点转移到提高办学层次上来。”潍坊学院招办主任郎益伟说。

  陈嘉川和郎益伟都认为,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还较低。在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因此未来高等教育格局仍然是供不应求,生源危机首先将演化成对好生源的争夺。

  “现在我省在校生校均逾万人,这么多师资、校舍怎么办?届时淘汰谁?只能淘汰不能赋予学生恰当能力、社会上不认可的高校。”齐涛在一次会议上表示。

  “这就需要高校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内涵发展,一是特色发展。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可能大而全,要在‘零投档’的警示下,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陈嘉川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