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丢”的不仅仅是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15:27  新民晚报

  如果失踪的古谷房老人在世,113岁的她是东京“头号寿星”。可惜,无人知道她是死是活,她的女儿最后一次联系母亲是在30年前。

  111岁的东京“第一长寿男”加藤宗现也被证明只是“传说”,实际已在家中陈尸30多年,遗体边的“最新”一份报纸出版于1978年11月。

  日本政府紧急调查显示,截至4日,厚生劳动省已确认日本全国至少22名登记在册的百岁以上老人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发达国家,也是“长寿大国”。这些人瑞莫名失踪,凸显日本社会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中,面临法律、行政、养老制度等多重缺陷。而其中暴露的亲情“失踪”,更令讲究人情义理的日本人扼腕。

  日本人养老,一般而言,或在公立、私立养老设施,或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又分与家人共住和独居。日本常见的“孤独死”多见于老人独居状况,但由于福利机构和官员不时走访,通常死后不久也能发现。

  这次失踪风波显然不同。根据户籍登记,这些“失踪”老人与子女同住,老人死亡或失踪,子女有责任及时通报当局。但现有法律未授权福利机构强行调查老人生存现状,通报与否有赖于那些子女的“良心”。

  加藤宗现“诈活”事件中,这种“道德风险”跃然纸上。加藤家人供认,他们从父亲“死亡账户”中累计提取数百万日元养老金。

  家人瞒报老人亡故冒领养老金,自有法律制裁,不妨以特例看待。反而是古谷房“失踪”一事,揭示一种更深刻困境。日本媒体报道,新近曝出的大多数老人“失踪”案例,家人并非打钱财主意,而是“不问、不知、不管”老人生死。

  这种亲情的“流失”,才是冲击日本老龄化社会保障堤坝的“暗流”。难怪日本社会开始反思:立足于“性善说”的养老相关法律规章是否该修补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