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授若爱惜羽毛何至受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2:25  京华时报

  几位教授被骗后,不仅没有讨回钱,还为了面子,不去检举骗子,这岂非有包庇、纵容骗子的嫌疑。

  骗子无孔不入,花样百出。不过,骗子略施小计,竟然就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几所高校的著名教授身上骗取了数万元,还是足以成为新闻的。

  骗子的伎俩并不高明,不过就是给一些拿到国家项目的教授发封电子邮件,说可以帮他们在某报纸上进行项目宣传,然后让他们把钱汇到某个账户上。如此简单的骗术,却令许多教授中招。骗子自然可恶,但骗子之所以能得手,肯定是有不少空子可钻。在这件案子里,骗子就是钻了教授们拿了课题、做宣传和发文章心切的空子。教授们的科研经费,自然有严格的审查制度,然而再严格的监管制度,也难免百密一疏,骗子就有机可乘。我们当然要揭发骗子的丑陋行为,但也要反思经费监管制度。具体到这起简单的诈骗案,教授们更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首先,我们要理解教授,教授当然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教授们拿了项目,有发文章、出成果的压力,这可以理解。但一听说有渠道发稿,就头脑发昏,不问青红皂白,急忙汇钱,也不核实对方身份——如此随意地支配国家经费,这和那些贪官污吏随心所欲动用公款请客送礼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其次,要问教授们,你们拿课题的目的是什么?本来拿项目、拿课题,是要在国家经费支持下,带领团队,踏踏实实地把项目做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教授们为何不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通过认真做课题,走正途,发表科研成果,却想歪门邪道?这种行为和骗子行骗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只不过,骗子们骗了教授,教授骗了国家和百姓。尤其是几位教授被骗后,不仅没有讨回钱,还为了面子,不去检举骗子,这岂非有包庇、纵容骗子的嫌疑。

  最后,要问教授们,教授的职责是什么?教师号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本职工作应是教书育人,但这件事暴露了当下社会,不少高校教授们如此贪图功利,这样的教授又能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呢?

  骗子太多。我们要继续呼吁广大民众擦亮眼睛防备上当受骗,也要呼吁和奉劝教授们,要好好爱惜你的羽毛。脚踏实地做学问,做出实际成绩来,那样不用出什么“宣传费”,就会得到社会认可。钱学森、钱伟长这些科学家,从不主动宣传自己,人民却牢记他们。为什么?人家不仅有真功夫,而且行得正。

  相关报道见昨日A16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