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了那片绿荫(一)

  那片绿荫,曾让两代人付出了生命与鲜血,却被无情地盗伐了。检察院立案监督又遭遇意想不到的阻挠。然而,权势、人情、暴力、诽谤,都未能阻止正义的步伐。小说展现检察官梓星、乐子、田苗的忠诚与智慧,揭示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真实感人,余味无穷。

  ■梓星说不准这中间有啥名堂,姑且不去理它。倚在沙发上,顺手抄起了一支烟,在腾云吐雾中让思绪慢慢地回到过去……

  一

  “小题大做!”

  听到“嘭”的一声关门声后,梓星把憋在嘴边的话吼了出来。检办室的小乔刚来过,说政法委通知,要对盗伐林木一案开“四长”会协调。这件盗伐林木案,是检察院两个月前监督立案的,事实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证据、定性也该没有什么问题,有啥值得“协调”的!“四长”会可是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司法局长四个一把手参加的会议,是遇有重大疑难案件或出现严重执法分歧时,由政法委书记牵头召开的高规格会议。一件普通的盗伐林木案,兴师动众的,这不是小题大做吗?梓星怕把这种不满情绪传染给下属,才憋到小乔离开时发泄出来。

  梓星本来就有些憋气。发出《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回复的理由竟然是“责任分散、性质不清、查证困难”,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举报信系署名举报,伐木的组织者、参加人员、时间、地点,写得明明白白,伐木的数量、规格、树种,甚至树龄都在举报信的附表上填写得清清楚楚,查证难度能有多大?采伐不经林管部门许可,责任、性质有啥不清的?显然,不立案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梓星只得指令侦查监督科发出立案通知书。案是立了,但立而不侦,到现在既没有报捕,也没有多少进展,却提交到政法委“协调”,你说,作为检察院的检察长窝火不窝火,生气不生气?

  梓星说不准这中间有啥名堂,姑且不去理它。倚在沙发上,顺手抄起了一支烟,在腾云吐雾中让思绪慢慢地回到过去……

  梓星出生在农村,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的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出生时,正值子夜,他的两个姐姐梓叶、梓花早已进入梦乡。他的父亲被接生婆挡在门外,站在破落的小院,仰望着朗朗星空。听到婴儿落地的第一声啼哭时,天上掉下了一颗流星,就掉在屋后的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奔进屋里,就喊“星儿、星儿”,梓星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直到现在,都叫梓星,履历表中从未出现过曾用名。他是爸爸的希望之星,爸爸希望他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1978年,“文革”中砸烂了的检察机关恢复重建,梓星跨进了赵州地区、后更名赵州市检察院。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愣头青变成了资深检察官。资深归资深,却也平

  淡。像满天的繁星,人们不知道他属于其中的哪一颗。他也曾热血沸腾,他也曾壮志凌云,他也曾幻想下基层当一名检察长,独当一面,让生命的火花溅出来,发出耀眼的光。到了天命之年,这种想法就淡了下来,彻底淡了下来,就如熄灭了的火种,再也燃不起来了。令他想不到的是,由于几名年轻候选人在竞争中闹出点事,两败俱伤,赵州市检察院就推荐他到平安县补了缺。他没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没有受到重用的感觉,反而有一点儿侥幸得宠的滑稽感。不过,也有些许兴奋——虽然近黄昏,毕竟一片红。

  平安县西依太行,东望平原,山多地少,是个不太富裕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得到国家不少扶持“三农”的资金。梓星一到任就盯上这一块儿,要求各职能科室调整工作重点,转变工作作风,贴近农村,进农家院,问农家事,访农家苦,做到解民忧,化民怨,护民权,保障国家资金渠道畅通和使用安全。这一招特灵,很快赢来一片赞扬声。不到一年时间,平安县检察院就查办贪污、挪用占地补偿、退耕还林、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等涉农专项资金案件16件23人。梓星的名字也像明星一样,冉冉升起在社会上空,人们都快有些仰视的意味了。也许真是出于对梓星的信赖,才有了那封大胆的署名举报。

  梓星有点儿激动,他不能辜负农民兄弟的信任。他好像看到举报人秦大林那双混浊却又充满信任、期待的眼睛。那是他带工作队到天岭乡时看到的父亲一样的眼睛。那眼睛留给他的印象太过深刻,左右着他继续思考如何应对“四长”协调会。恰在这时,小乔敲门进来,提醒他该出发参加会议了。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