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丽江情牵

  明媚的五月,我搭乘的航班徐徐降落在丽江机场。走出闷热的机舱,一丝轻风撩身,无比惬意。上了车,朋友绘声绘色地给我们介绍起了丽江的山水、古城的风貌、宜人的气候。当说到当地摩梭风俗“走婚”时,我们一行人分外向往。

  进了丽江城,朋友把我们带到赵雄阁饭馆。四合庭院的饭馆虽是新建,但画栋雕梁,挑檐走兽,显得古香古色。花坛里樱桃树上的果实,在微风的摆动下露出红扑扑的脸蛋,好像特别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刚伸手摘得一颗樱桃品尝,就听朋友介绍说:“这里是地道的小吃,许多著名人物都在这里吃过饭。”不一会儿,餐桌上飘出了诱人的香味,我们应邀入席,果真名不虚传,土鸡蘑菇、咸肉南瓜汤等,把我吃得头也顾不得抬。

  饭后信步走进古城。夜幕下,灯光把古城装扮得五彩缤纷。拥挤的人群摩肩接踵地行走在凹凸光滑的五彩石上,街道两旁坐落着古朴的瓦屋,透出浓郁的东巴文化。家家流水、户户垂柳、小桥临波,一串串大红灯笼与嫩绿的垂柳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溪流里,流光溢彩,分外妖娆。葫芦丝的悠扬小调、吉他合奏着男孩亢奋的歌声、萨克斯吹出的曼妙舞曲,还有那女孩子们的靡靡之音,不时把人流引领前行。

  不知走了几条街、过了几座桥,我们来到了茶座街。这里真能称得上是“世外桃源”。茶座前潺潺流水,桃红柳绿掩映其间,慢歌细乐余音绕梁,人们或是闭目养神,以悠闲自得驱散心里的烦恼;或是品茶读书,尽情享受书中知识带来的乐趣;或是与朋友聊天倾诉心中的秘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听“山语”,闻鸟鸣,伴水声,何等逍遥。

  我喝着茶,聊的话题还是古城。从“四方街”的中心,说到新华街、新义街、五一街、七一街,还有纵横宛列的许多小巷;还聊了纳西族人一些家族的历史渊源和名人志士。

  丽江古城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纳西族为主体,占到70%。优秀的纳西族名人辈出。纳西古乐演奏会上,穿着古老服饰演奏的人年龄都在70岁以上,最大的87岁。古曲《浪淘沙》、《山坡羊》、《水龙吟》、《步步娇》和风流天子李隆基公元741年所御制的《紫微八卦舞曲》等,在三弦、竹笛、古琵琶、古二胡等多种古乐的演绎下显现出苍劲的格调,让听者陶醉在独特的氛围中。

  与其说欣赏音乐,不如说在欣赏一个人的演讲。因为解说者是82岁的老人宣科。他幽默风趣的调侃,洒脱不羁的个人见解,把中西文化、古今对比,甚至是对下一代怎样教育都寓意在演讲中,不时博得阵阵掌声。

  宣科早年学的是欧洲乐理,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指挥家。1978年他组织纳西古乐老艺人,恢复重建大研纳西古乐会。精彩的演奏走出了丽江,走出了国门,踏足英、美、法、德等十多个国家。现在宣科年事虽高,但仍孜孜不倦,在丽江创立宣科助学基金会,已经捐助了个人800多万元的资产,丽江人称其为“鬼才”。

  此次来丽江,还满足了我多年的一个夙愿——到一位好朋友家里看看。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男主人叫谭大书,是一位憨厚踏实的事业人。饱经风霜的黝黑脸庞,总也抹不去工作压力所带来的倦意。从20多岁就当上水利设计院院长,现在50多岁了,还在这个岗位上东奔西跑。这几天为了争取项目,着急得嘴唇起了许多水泡。

  女主人叫张欣,上世纪60年代初从广东随父到了新疆的兵团团场。也正是有了这段经历,与同在此地的我爱人结下姐妹般的情谊。

  张欣在荒漠戈壁里生活了20多年。自然条件虽然差,但出落得眉清目秀。她从小爱好文学,文学又把她陶冶得温文尔雅。上世纪80年代初,张欣到丽江寻祖,偶然的机会与男主人相识,从此在年轻人心里种下了相思的种子。男主人不惜万里,从大西南追到大西北求婚。功夫不负有心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进了主人的大门,院子里的梅花、兰花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花抢占了我的眼球。但真正让我发生兴趣的,是客厅正面墙上挂的一幅自拍照片,照片上以沙漠为背景,几棵胡杨树在沙漠里顽强地生长着。此时我能理解主人挂这张照片的含义,女主人一直眷恋曾经养育她的那片荒凉戈壁,眷恋那里的沙漠、胡杨,眷恋她一起生活、工作、成长的姐妹。现在虽然离开了那块热土,但她把胡杨敬为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的生命灵魂!

  天雨流芳品丽江,丽水金沙邀游人。丽江,你令我难忘!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检察院)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