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待环境税开征能有更多作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2:41  郑州晚报

  □晚报评论员 李记

  当酝酿开征环境税的声音叠加到近期频发的化工厂事故问题时,尤为让人感觉沉重。不管是松花江上漂浮的7000多只化工桶,还是大连海边依然在蔓延着的油污,抑或是发生在南京的化工管道泄漏引发的爆炸,都一再地引起公众的阵阵惊悸。而不难假定的是,如果环境税开征能早日落地,类似的未雨绸缪能及早进行,近期频发的化工危机事件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避免。

  检视近期频发的化工危机事件,不难看出背后的问题。据8月5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由于受水资源、航运等产业布局因素影响,重化工业沿江、沿河或沿海布置已成为一种范例。而范例背后,隐藏着危险,眼下的案例,都在展示着这份危险,回溯历史,相似的悲情曾不断上演。与化工近距离已成事实,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化工并非一定是污染的代名词,其根本的问题是政府环境安全方面的治理责任,以及化工企业的环保作为。

  囿于此前规划的“短视”以及现实政绩渴求等方面的原因,让成型的化工企业、污染企业在短期内均搬离居民区、江河与海岸线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履行环境治理责任、企业如何践行自身的环保作为,无疑需要整体统筹。为疏解这一难题,《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专业人士给出了解决化工围城的两条路径:一是加大环评力度,从物理距离上控制;二是促使化工企业的“抓大放小”,产业集聚。

  从整体上督促企业践行自身的环保作为,正是酝酿征收环境税的最终目的。进而言之,征收环境税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专业人士给出的两条路径,但完全能够促进更多积极作为的落地。比如,在征收环境税的过程中,不妨将污染企业距离居民区的远近、可能潜在的危险,以及地区污染企业产能的集聚度,一并纳入到环境税征收的重要考量指标。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个别大企业缺乏起码的环保责任”的大环境下,盲目指责已毫无意义。不管是对化工企业加大环评力度,还是促使化工企业产业集聚,抑或是开征环境税,都离不开各级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的积极作为。即便做不到像美国那样,因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便要把肇事的英国BP公司罚到濒临破产的地步,但起码应该改变为效益而不顾一切的温吞作风,放任污染企业围城生产并严重污染而继续佯装不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