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北京速度”建良心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3:57  北京日报

  “说好带我去四川看熊猫的,爸爸骗人!”“六一”这天,张权5岁的女儿哭得好伤心。而此刻张权正在渔江村统迁安置房工地忙得不可开交,他或许不是女儿心中的好爸爸,但却是群众心中的好党员。

  去年4月,张权受命来到什邡援建云西中学等4个学校项目。为打造精品工程,张权要求必须先做样板房,施工质量只能比样板房好,不能退步。一次,云西初中教学楼顶板浇筑时,木工不小心将一块长约10厘米的木块掉入顶板钢筋内。张权让他取出来,但是钢筋较密,木工拔了几次都没拔出来,冲张权笑了笑说:“就一小木块儿,没事。”“事大着呢!”张权弯下腰,用力去拔。木块拔出来了,他的手却被划了两道深口子,鲜血直流。张权捂住伤口对工人说:“要是咱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你肯定希望学校的质量越高越好!做工程要对得起良心。”

  正是对工程质量严格,张权率领的援建项目部在北京市住建委质量安全大检查中受到表扬。云西初中项目临近交付时,学生们用写着自己名字的100张心形贴纸组成“感恩”两字,镶在镜框里送给了张权。

  由于张权带领的团队仅用7个半月就优质地完成4所学校3万多平方米的援建任务,北京前指点名让他承建重点民生项目渔江村安置房。不到3个月要完成87栋民居的结构施工,工期真紧啊!“拼了!”张权带着22名员工一猛子“扎”进了渔江村。

  员工们说,张权是个“熬经理”,工作起来不知累,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一次,有几栋楼的关键部位急需定下施工方案,张权连夜组织人员讨论,熬到早晨五点多,张权叫其他人去休息会儿,自己仍留下测算数据。等他测算完,也到了上班时间,他又马不停蹄连轴转地忙开了。

  65天,87栋楼封顶,42栋楼外立面亮相。渔江村的建设奇迹,再次展现“北京速度”。但张权说:“我没什么秘诀,就是每天比别人早起两小时,晚睡两小时。”

  本报驻什邡记者 王飞雁 RB161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