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掀国学热潮树文化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4: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掀国学热潮树文化品牌
本报报道。
掀国学热潮树文化品牌
听众在认真听讲座。
掀国学热潮树文化品牌
汪建国在讲国学。

  八年风雨寒暑,《广州日报·东莞新闻》见证了东莞市文化新城崛起的每一个脚步。

  作为八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本报联合中国孔子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汪建国先生举行了孔子文化系列公益演讲活动,并免费赠送汪建国先生自己斥巨资、历时10年联合拍摄的全球首部孔子题材的大型纪录片光碟《文化巨人——孔子》。

  从今年5月至7月,公益演讲辗转多个镇街,每到一处,无不受到热捧。

  三个月辗转四镇街受热捧

  “中国现在发展很快,我感觉我们在今后500年左右就能看到孔子提出的大同世界。”

  5月29日,被称为“广东孔学传播第一人”的汪建国先生在东莞横沥镇登上讲台,面对台下的近200名各级公务员和教师代表,他激情澎湃地讲述了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以及孔子思想对于“治国”的作用,并向横沥镇政府赠送了100套《文化巨人——孔子》光碟。

  这是在《广州日报·东莞新闻》即将迎来自己的8周岁生日之际,推出的八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当天,讲座受到空前热捧,镇政府领导班子全体出席。由于慕名来的听众太多,横沥镇政府临时将演讲的地点换到了政府附近的模具城礼堂。

  讲座后,横沥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谭全安感慨地表示,该镇平时国学方面学习较少,而这次孔子文化公益演讲,让他意识到用孔子思想和传统国学理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

  这次讲座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星期后,孔子文化系列公益演讲第二场移师东莞东坑镇,此次坐在台下的是来自东坑镇各级学校的300余名教育界人士。

  东莞市东坑镇委李进强表示,孔子非常强调师德的修养,对于所有的教师都有借鉴作用。东坑镇组织了所有公办学校的老师过来学习。

  面对教师团体,汪建国先生着重解说孔子的教育主张。在现场,不少老师甚至带上了笔记本,当汪先生在台上娓娓讲述孔子思想之时,现场不乏埋头苦记的认真听众。

  两个月后,孔子文化系列公益演讲再度开讲,7月10日、11日两天分别在企石、虎门两地进行。

  讲座影响大 孔子后人现身

  让人惊喜的是,汪先生不但给听众带来了“精神食粮”,还带来了“物质鼓励”。除了100套《文化巨人——孔子》的光碟,还额外带了五套镀金的《论语》礼盒。在讲座结束之后,他用几个简单的小问题与观众互动,答对者就可以抱得镀金《论语》这一“大礼”归。

  “我是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人,孔子第七十四世孙,”在孔子文化系列公益演讲第一讲的报道刚见报不久,就有孔子的后裔打来电话,希望联系上汪建国先生。

  这位后裔自称孔志强,他所生长的大龙村为孔氏岭南派长房,自己是南海神庙主角唐未岭南节度使孔癸的后人。

  “我家订阅了十年的《广州日报》,是你们的老读者了。”孔志强称,自己是在翻阅《广州日报》时看到孔子文化系列公益演讲这一活动的,当时他第一时间就和村中研究孔子文化的长老沟通,希望能够联系上《广州日报》和汪建国先生。

  字字珠玑 “金句”连连

  汪建国研究孔子12年,家藏两千多本有关孔子的书籍。他的讲座以完全脱稿、逻辑缜密而著称,每一句话后面都有着大量的史实考证,年代等数据更是相当精确,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他的讲座异常浓缩,字字珠玑。

  “君子忧道不忧贫,道就是一种精神。一个人应该担心自己过得有没有追求,这样就不会在困窘中轻视生命。”提到当今社会现实,金融专业出身的汪建国说,孔子认为在国家财富的分配上应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分配合理与否,社会才能够健康向前发展。同时他表示,孔子认为建立一个国家,粮食要充足,要有军队,老百姓要有信仰,而信仰在这三样之中最为重要。

  “孔子的政治思想包括两方面,远景目标为‘天下大同’,近期目标是‘小康社会’。”说到孔子的政治思想,汪建国认为,越是科技发达,离孔子的大同社会就越近。许多发明都是在这100年里出现的,他认为,在今后500年左右就能实现大同世界。

  对于公务员听众,汪建国也有所忠告。孔夫子曾对鲁哀公说,“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汪建国认为,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影响和带动着方方面面。因此,他们本身“正”不“正”,同党和政府的威信密切相关。领导干部只有自身廉洁,才能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发言权和主动权。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在“正己”上下工夫。

  强强联手

  单场演讲“扩容”

  2009年5月,记者见到了致力于孔子文化传播的汪建国。

  寒暄之后,汪建国先生提出,希望能够在东莞开一场讲座,并向东莞免费捐赠1000套由自己出品、斥资2700万元、历时10年联合拍摄的全球首部孔子题材的大型纪录片《文化巨人——孔子》的光碟,希望得到《广州日报·东莞新闻》的支持。

  汪建国推广孔子文化的想法和东莞政府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不谋而合,本报相关负责人迅速作出反应——强强联手,在东莞打造一系列孔子公益演讲,将真正的儒家文化带到东莞的各个镇区。

  果然,这一想法受到了东莞各镇街与政府部门的认同与热捧,最终,一场讲座成功发展成了一次系列讲座。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