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版“捐赠承诺”还得等五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4:38  扬子晚报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宣布,已有40位亿万富翁承诺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今日本报A23版)。

  在这样一则新闻面前,我们的态度是五味杂陈的。大家羡慕于如此高贵的财富成色,很想呼吁中国的富豪们也能与国际接轨,“学习盖茨好榜样”;另一方面大家也深知,这种“接轨”俨然是一种奢望,“终究只能是国际新闻”,至于原因,早已经被说滥了:财富原罪问题、慈善氛围困境、社会责任感匮乏……

  笔者有一个基本判断:中国版“捐赠承诺”或许还得再等五十年,也就是说,再有两代人的努力。为什么是两代人呢?要有这种无所顾忌的坦荡捐献,首先要彻底摆脱财富原罪问题,而要彻底摆脱财富原罪的困扰,一来需要彻底切断权势资本的脐带,二来需要更为充分自由开放的市场发展。同时“善款进财政”“捐赠被挪用”等消息,还在严重挫伤着国人做慈善的热情。

  更重要的是,财富要做到能如此良性的运转,需要社会观念与传统的积累,卡内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美国发展了近一个世纪,才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传统;还需要大家对于生存环境摆脱焦虑感、不安感,当下很多有钱人都把财富转移、移民作为发家致富后的选择,这种对社会的不信任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摆脱。

  面对发达国家的“先行”,我们倒也没必要简单地转化为对中国富人、企业家的批评甚至谴责。当中国很多财富精英还总愿意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肯也不能坦率示人的时候,财富积累就很难成为行善济世的基础。在仍处于资本积累、大量民营企业家还需要“输血”与免于生存之忧的当下,指望他们积极参与“捐赠承诺”之举,并不是多么靠谱的事情,甚至能加剧穷富的舆情对立。

  当下,企业家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企业做好,依法交税,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不搞“血汗工厂”,可能比搞点慈善更为当务之急吧。

  看着“捐赠承诺”感动美国,乐于以小人物道德“感动中国”的国人更需深思。因为道德承诺终究需要的,是从上往下的精英示范。

  (陕西 普沙岭)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