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明园南移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4:44  华龙网-重庆晨报

  本报上海专电 (特派记者 裘晋奕)自圆明园作为博物馆成立以来,从来没有任何物品离开过圆明园本地,这次却有15块取自圆明园内的石头,首次齐聚黄浦江畔、世博园旁。见证过历史痕迹的它们“特意”南移,只为一位重庆艺术家的个人摄影展捧场!

  前天,重庆艺术家傅文俊的个人摄影展“圆明园南移1400公里”在上海盛大开场。作为上月北京今日美术馆的“走过场”个展(本报7月7日曾作报道)的后续之作,本次展览特别加入了装置艺术和动态影像艺术,成为重庆艺术家的又一次别出心裁之作。

  圆明园“南移”1400公里

  走进位于上海闸北区灵石路709号的上海非艺术中心,浓重的工业制造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建在弃用厂房内的艺术馆,颇有些北京798艺术区的味道。重庆艺术家傅文俊的个人摄影展“圆明园南移1400公里”就在这里举行。

  本次展览共分为两个展场,除了一个月前在北京展出过的观念摄影作品《十二生肖》和《万国园记》系列,新增的两件装置艺术作品和一件影像作品都令人感到格外新奇。

  记者在现场看到,偌大、空旷的厂房内,15块厚重、沾满泥土的石块被静静地安置在精美木格中。“这些石头全部都是从圆明园临时调运过来的,每块石头都重达几千公斤,它们的原址有的叫海晏堂、大水法、观水法等,每块石头上面不但有精美的花纹,而且解说词也非常有意思。”据傅文俊介绍,这组展示就是本次展览的精髓“圆明园南移1400公里”。

  “自圆明园作为博物馆成立以来,从来没有任何物品离开过圆明园本地,这是这些石头首次南移1400公里来到黄浦江畔、世博园旁。”傅文俊说,这些石头上的雕刻、纹饰以及那些象征民族图腾的符号,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依然有着穿越时空的韧力。

  中国麻将成装置艺术作品

  在现场,另一个有趣的装置艺术则是一整副具有中国元素符号的麻将,已经在桌上砌好,与普通麻将不同的是,其中的三块牌面上手工刻上了圆明园三个字。而展览的动态影像部分则是,在两台电视机上同时播放中国昆剧《桃花扇》和西方的影视经典《茶花女》,它们的屏幕上,都罩了一层圆明园废墟白描的胶片。

  “看了展览我十分感动。”北京圆明园管理处主任、中国圆明园协会副秘书长陈明杰看过展览后很是感慨。陈明杰说,傅文俊在创作作品时,就是按十二生肖分别所对应的时辰去进行拍摄的,这让他非常感动。这也是本次展览策展时,傅文俊找到他希望借出圆明园的土石作为展览的一部分时,他一口就答应的主要原因。

  艺术家傅文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