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3100年历史文化唱主角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辟蹊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5:55  重庆时报

  喝完酒,趴在大地上,你会感受到大地的律动。

  ——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西安

  西安,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国都史,在历史上就曾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传承着几千年的律动,眼下的西安依旧在追求与时俱进的国际化,尤其是在关天经济区建设起步后,更加强烈。

  打造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前不久,西安提出将城市发展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180多个城市瞄准“国际化”)。

  对于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梦想,大多数人并没有表示怀疑。因为,西安在历史上就曾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列为世界四大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关天经济区成立后,区域优势也让西安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前景。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说,西安在经济总量、人均GDP、经济外向度、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等方面,与综合性国际化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但西安在历史、教育、文化和旅游方面优势较明显,“西安的定位就是历史文化特色的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

  把文化从“负担”转化为“动力”

  有人说过,陕西从来不乏发展的资源,如果可以,随便挖一锄头,就能开发出一个世界级历史遗产景区。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存留的文化遗址自然众多,仅周秦汉唐四大遗址总面积就达到108平方公里。

  “曾经西安的发展一直困惑于地下东西太多。”陕西省建设厅副厅长张阳说,除了明显的遗址保护区不能动之外,还经常出现一个在建工厂或开发区,挖出个墓葬群,就只能停止施工。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说,保护和开发之间,这个度是最难的。但整个陕西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必须把这个“负担”转化为“动力”。

  曲江模式探索三方共赢

  在吴刚看来,曲江新区的开发可以算得上文化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的最好例证。

  曲江新区以大雁塔北侧的大雁塔北广场为核心,主导开发了大慈恩寺遗址公园、陕西民俗大观园、大唐不夜城、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城市公共文化景区。而北广场上亚洲最大音乐喷泉更是每天两场,曾一度无人问津的大雁塔,如今一到晚上就灯火辉煌,人头攒动。而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区,大多都是没“围墙”的,可以免费供游客参观。

  统计数据表明,去年曲江景区的游客量达2400万人次,几乎是西安市区人口的8倍。这是何等的人气,又蕴藏了多少商机。

  除了公共设施建设外,曲江新区在文化服务上也另辟蹊径。去年,陕西省投资7亿元将14家文化产业整合为曲江集团公司,用“国有民营”的方式来解决公共文化事业的经营难题。在曲江新区里,美术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得热火朝天。投资2个多亿,于去年竣工投入使用的音乐厅,在转交民营专业公司运营后,到目前已演出150多场,不仅实现赢利,也将国际一流的演出带给西安市民。

  曲江模式为西安发展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打通了文化遗产保护之穴,也实现了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共赢。在今年的西洽会上,曲江新区签约项目32个,招商引资额高达870亿元,其中文化旅游类涉及资金200亿元。本报特派记者 向聪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