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衣使者:骄阳难阻脚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6:41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吴卫群

  别的工作岗位能够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出勤时间,可这个岗位不行。送信送报有时效性,特别是送早报,该早上8点半前到的报纸,晚半个小时,订户就要打投诉电话了!

  别的岗位早晨6点上班,下午2点就能下班,可这个岗位不行。送报一日三个频次,送信一日两个频次。投递员早上6点到岗,中午休息一段时间,晚上要一直干到最后一个频次结束,6点多才能下班。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绿衣使者。昨天一早,记者先后来到上海邮政公司市北、市南两个投递局采访,感受这些邮政投递员们的默默奉献。

  早上8点多,记者先来到市北局临平北路支局。投递员们已经忙碌了2个多小时了:6点上班,6点45分陆续出发,投递第一频次的《解放日报》等早报,8点30分左右,才陆续投递完毕。

  在临平北路支局,记者遇见了市北局的老先进、投递员丁云龙。他刚送完早报回来,浑身被汗水湿透。一旁的市北投递局局长徐同庆介绍说,411医院干部病房有位长期卧床的离休老同志,是《报刊文摘》的老订户。多年来,老丁坚持把报纸送到他的床头。“不是按规定送到医院的收发室就可以了吗?”记者问老丁。“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再服务。这位老同志卧病在床,行动不便,能及时看到报纸,会给他的晚年生活带来多大安慰啊!”老丁一脸憨厚地说。

  老丁服务的片区,正好是虹口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他注意到,每到召开市党代会、市两会等重要时刻,区有关部门会专门告诉他要多准备些 《解放日报》,以备区领导学习用。掌握了这个规律后,老丁尽管一天忙到晚,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现在,不等区有关部门来电,老丁早已把《解放日报》准备好了。

  正聊着,徐同庆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上海邮政公司总经理王观打来慰问电话,并了解支局高温期间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徐同庆说,市邮政公司领导非常关心在一线工作的投递员们,发放高温费,坚持向一线倾斜。6、7、8、9四个月,每月给一线投递员发放500元,气温超过35摄氏度,每天还要加发清凉饮料;每位一线投递员,一天发2—3瓶盐汽水,有条件的支局,下午还要给投递员喝一顿绿豆汤。市邮政公司还制定了“班班见领导”的规章制度,每天6点钟早班上班前,各投递支局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到岗和一线投递员一起分报分信、做准备工作。

  中午12点多,记者又来到淮海路上的市南投递局。休息室里躺椅一字排开,已忙碌了一个上午的投递员,在躺椅上倒头就睡。“我们投递员中一半来自外地,他们租的房子有的在周浦,有的在浦江镇,要赶在6点钟之前上班,5点不到就要从家里出门了”,市南局局长汤建新介绍说。据悉,世博期间,投递员的工作更加辛苦。市南局所属4个投递支局,服务于辖区内十几个领事馆、领馆商务处、文化处等机构。为了万无一失,他们制定了“定人、定车”投递的严格制度;对口服务涉外机构的投递员,规定要提早半小时到岗,以把事先分拣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仔细。

  记者还了解到,这些来自农村的投递员们,为省下交通费,大多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单程就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每天几个频次送信送报的路程加起来又有20来公里,投递员们一天有五六个小时是在路上度过的……高温下,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暴雨中,他们把雨披披在了信报袋上,自己淋成落汤鸡——这就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绿衣使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