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40富豪公开承诺捐一半身家给慈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07:26  深圳晚报

  

美40富豪公开承诺捐一半身家给慈善
由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联合发起的“作出承诺”行动4日宣布,已有40位亿万富翁公开承诺,将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图表:美国40位富豪承诺捐出一半财产给慈善事业。东方IC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美国40名亿万富翁4日公开承诺,响应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号召,捐出至少一半身家用于慈善事业。

  这些富翁包括纽约市长、软件巨头、好莱坞导演。美国媒体估计,承诺捐赠额超过1200亿美元。按巴菲特的说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始”,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可以带动更多人助力慈善。

  巴菲特盖茨已作出表率

  “美国40个最富有的家族或个人许诺将他们大部分财富捐给慈善事业”,盖茨和巴菲特发起、名为“作出承诺”的网站当天发表声明,公布承诺捐赠者名单。

  这些承诺捐赠者包括纽约市长、传媒巨头迈克尔·布隆伯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创始人特德·特纳,甲骨文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好莱坞导演乔治·卢卡斯。捐赠者来自全美13个州,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市人数最多。

  6周前,盖茨和巴菲特共同呼吁美国最富裕的人捐出至少一半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业。两人先前作出表率,捐出绝大多数个人财富。

  盖茨是美国首富,身家大约530亿美元,承诺把大多数财富用于自己和妻子梅琳达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巴菲特排名第二,身家大约460亿美元。

  巴菲特4日在一场电话会议上告诉媒体记者,他和盖茨亲自劝说《福布斯》排行榜上400名美国亿万富翁,“差不多给70到80人打电话”,“这是十足的软推销”,其中40人同意在承诺书上签名,“我们有个了不起的开始”。

  “作出承诺”网声明强调,这是“道义上的承诺”,不是具法律拘束力的承诺。包括盖茨和巴菲特在内,这些承诺捐赠者不会就如何或何时捐赠作出集体决定;不过,这些富翁需要为资助保健、教育、文化等慈善项目“树立榜样”,而且“越早越好”。

  或助改善富豪公共形象

  花旗集团前高级管理人员斯坦福·韦尔和妻子解释为什么“作出承诺”时说:“我们坚信,寿衣没有装钱的口袋。”

  “你不一定得等到死后再把钱捐出去”,纽约市长、彭博社创始人布隆伯格说,“……你想要把世界变得更好,为什么不亲眼看到实现这一希望。”

  与布隆伯格相似,这40名亿万富翁几乎是白手起家,也有一些人继承家族财富,如洛克菲勒家族族长戴维·洛克菲勒。

  布隆伯格说,做慈善不意味着捐赠者要誓言清贫,他会保证子女永远不会贫穷,但这样还是有永远花不完的钱。

  “我一直觉得,你的孩子们从你慈善行为中的得到的收获会比你希望的更多。”

  巴菲特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按他的话说,剩下1%足够用。

  谈及自己的捐赠理念,凯雷集团共同创始人戴维·鲁本斯坦说:“我把捐助慈善视为偿还欠国家的债,国家对我的家族和我那么慷慨。”

  按法新社说法,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国亿万富翁不受公众和政客待见,承诺捐助慈善或许能改善他们的公共形象。

  承诺捐赠者、投资家汤姆·施泰尔4日在电话会议上承认:“商界人士受到相当广泛的怀疑,人们认为他们大多自私自利。”

  ■富豪心声

  “寿衣没有装钱的口袋”

  “我们坚信,寿衣没有装钱的口袋。”

  ——花旗集团前高管斯坦福·韦尔和妻子

  “你不一定得等到死后再把钱捐出去”,“……你想要把世界变得更好,为什么不亲眼看到实现这一希望。”

  ——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

  “我对继承财富不太感兴趣。那通常弊大于利。”

  ——石油大亨T·布恩·皮肯斯

  “剩下的1%足够用。如果多花一点钱,既不会给我们增添快乐,也不会改善生活;相反,其余99%可以对其他人的健康和福利产生巨大影响。”——巴菲特

  “我把捐助慈善视为偿还欠国家的债,国家对我的家族和我那么慷慨。”

  ——凯雷集团共同创始人戴维·鲁本斯坦

  巴菲特和盖茨

  将游说中国富豪

  除改善公共形象外,这些亿万富翁承诺捐助慈善更利于推动慈善事业。接下来,他们将联同盖茨、巴菲特劝说其他亿万富翁、百万富翁甚至普通人参与慈善。

  《福布斯》杂志推算,如果美国富豪榜400强捐出个人一半财富,善款总额将超过6000亿美元。

  巴菲特说,接下来6个月,他和盖茨将与中国、印度的富人见面谈慈善。他俩希望在更广范围推动慈善,但尚未打算发起一场全球性活动。

  “捐赠美国基金会”统计,受经济衰退影响,2008年全国慈善捐款总额3159亿美元,减少2%;2009年为3038亿美元,减少3.6%。

  “医生无国界”组织美国分支成员珍妮弗·蒂尔尼说,当前慈善机构收到捐赠减少,“作出承诺”可视为“权宜之计”,以填补经济衰退至经济复苏之间这段时间。

  (新华社 胡若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