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望,发展有变化

  

希望,发展有变化
为赖帮明修门面水沟
希望,发展有变化
潘国华书记在曙光村开院坝会
希望,发展有变化
修建一新的上游村办公室

  隆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给当地带来一股清新、和谐的发展之风

  多方筹款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谋求农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改善村民人居环境,扶贫扶智输血造血并举——这是隆昌县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3个多月以来所秉承的宗旨,让群众喜获看得见的实惠,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变化,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真情解困,

  “挂、包、帮”活动让我住进了新家

  今年7月20日,隆昌县黄家镇先锋小西街的贫困人员赖帮明,带着一面“结对共建,无私扶助”的锦旗,走进隆昌县规划和建设局。

  送上锦旗,赖帮明紧紧握住县规建局负责人的手:“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无私帮助。是‘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让我住进了新家。”

  赖帮明生活过得异常艰难。妻子因患痴呆症,丧失劳动力,而女儿还在读初二;全家人的生计,就仅仅靠他一人种庄稼和打零工维持。

  由于家庭负担沉重,赖帮明一家三口只能暂住在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面临倒塌的几间土坯危房内。而离此不远的那座2008年由黄家镇政府资助修建的小青瓦房,因没有钱,地皮没打、门窗没安、电线没拉,更不用说家具、电器了。能住进这座安乐的栖身之所,一直是他们一家的梦想。

  今年3月,“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在全县展开。隆昌县规建局党组对口帮扶黄家镇先锋社

  区,将赖帮明作为重点帮护对象。

  看到赖帮明家已成危房的破旧房屋后,该局决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一家三口搬进新居。5月8日,县规建局24名党员组成的党员义务劳动小组,到赖帮明家参与平屋基等义务劳动,并带去现金10000元,为房屋的完善购买建材;6月12日,赖帮明家新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县规建局到先锋为其新房子架电牵线,院坝硬化;6月28日,县规建局送去了价值2万余元的新家具,并送去现金5000元为他的新家安装灯具。

  “这些干部干事情太实在了!装修房子那一阵,他们不顾日晒雨淋,几乎天天都来,让我这么快就住进新家了。”望着装饰一新的新家,赖帮明无比激动。

  “规建局的干部们又给我出主意,让我致富有奔头。”现在的赖帮明规划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将猪圈砌起来,喂几头猪;栽种合适的经济作物,发展种植业,“只要我好好干,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的!”

  甩掉“帽子”,

  我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和谐融洽,

  干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取信于民

  心系群众,

  党员干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这样的干部是真正干工作的,太实在了,跟着他们干,踏实”,普润乡清滩村村民方建潘深有感触地说。

  “张胜友是我县‘挂、包、帮’活动帮村干部的代表,像他这样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下派挂点干部,还有很多。”据隆昌县委组织部长刘学兵介绍,从县级部门选派的71名优秀年轻干部全部到村任职,全县有26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与354户农村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他们当中,有的是农村工作行家,有的是宣传文化能手,有的是产业发展专家,有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能人。他们自觉走进帮扶村、走进困难户,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全力化解农村工作矛盾,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帮扶对象带去了好的理念、好的作风,干成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以实实在在效果取信于民,让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户基本建设、村级阵地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输血”与“造血”并重,隆昌县将“挂、包、帮”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千方百计促发展、促增收、促民富。

  距县城西4公里的该县古湖街道上游村,毗邻著名景区--古宇湖,是隆昌县“十一五”纳入规划的贫困村。

  上游村民主要以进城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零星发展蔬菜种植、莲藕生产及稻田养鱼,产业基础差;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水产养殖尚未起步;全村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928元。

  “我们也想带领村民们致富,也做了很多尝试,但苦于没有规划,不知路在何方;没有资金,想干的事情干不了;没有阵地,缺少干事创业的凝聚力”,谈到过去的发展,该村支部书记余心平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样摘掉一个贫困村落后的“帽

  子”,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一直是镇村干部思考的问题。

  实施“基础建设、产业帮扶、扶贫济困”为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帮扶单位和领导在“挂、包、帮”活动中为上游村确立的帮扶思路。

  新建水泥路,新修水渠,改建公路危桥,改善通行能力,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解决;发展优质稻种植,修建砌砖田坎,发展稻田蓄水养鱼和莲藕种植,实施麻竹丰产,农业产业发展有了盼头;建设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建垃圾池,村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到2012年,上游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5500元,居全县中等水平。

  如今,上游村通村4公里水泥路已竣工,上游村办公室也全面完工。余心平激动地说:“通过帮扶,我们看到了村发展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张胜友,隆昌县供销合作社一名普通干部,现下派挂点到该县普润乡清滩村任村主任助理。

  “只有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干点实事,所作的就是要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虽然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作为一个下派挂点干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就心满意足了”张胜友说,只有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让老百姓真正信任你,干部和群众的“鱼水情”才能得以真正体现。

  有智障的村民王发海住房因年久失修,面临可能垮塌的危险,张胜友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2人投工投劳30个,逗资金、跑项目、买材料、拆危房、建新房,直到五保老人搬进新居。五保老人激动得哭了:“张干部,你真是个好人!”

  清滩村是新农村建设村之一。一度时期,群众的观念不统一,特别是等、靠、要思想严重、水产搞不上去、科技支撑薄弱、材料紧缺、施工队伍匮乏。这

  些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困难一直缠绕着张胜友,为根本扭转新农村建设的被动局面,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他和村支书、村主任挨家挨户,推心置腹,听取群众意见,专门召开支部扩大会,共同研究,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砌田坎的砖单家独户不好买,他和村支书跑遍了每家每户,做好购买数量的登记,然后到厂家蹲守联系、整批购买,既省钱、又省工;施工队不好找,他找到就近的施工队负责人,打起了持久战,最后人家磨不过他,派来了施工人员;没有种养殖技术怎么办,他瞒着家人从几百元的工资中抽出钱买来书籍,认真学习,没有种养殖经验怎么办,老农就是他的老师;群众思想不通怎么办,他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重要意义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村民的热情激发了、思想转变了,时机把握了,产业发展壮大了,水利设施改善了,基础设施夯实了,新农村建设搞起来了。

  隆昌县山川镇曙光村位于县城南部,总人口2278人,党员55名,耕地面积1328亩(其中田1020亩)。2005年10月,该村被确定为内江市首批小康示范新村建设试点村。

  2010年7月22日,隆昌县委书记潘国华一行,来到山川镇曙光村考察调研,先后走进山川镇曙光村农户聂洪聪和养鸭大户徐学宽家中,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随后与村里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围成一圈,促膝而坐,开起了院坝会,了解曙光村产业结构、组织建设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潘国华指出,新农村要按照“水为前提,路为基础,产业为支撑,增收为核心”来建设。曙光村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紧密结合水、路、产业以及增收这四个方面,建成了基础良好、特色明显的专业村。今后,曙光村要紧紧抓住现有的优势产业,不断调整种鸭等产业结构,壮大规模,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确保新农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动新农村建设,强堡垒、当先锋、比奉献、促发展,力争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形象、创先争优氛围、科学发展业绩做到更好;要围绕发展、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社会和谐,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发挥班子的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围绕共同的目标,促进党的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建设

  生产稳定、发展迅速、乡风文明、村容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曙光村。

  “各挂点领导,包村部门,帮户干部必须要心系群众,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惠泽于民,以踏踏实实的作风取信于民,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深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实惠和满意!”潘国华说。

  记者在隆昌采访时,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干群关系充满着浓浓的深情厚谊。帮扶干部处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发展思路上积极引导,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无私帮助,谱写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和谐乐章--

  隆昌县委办联合中医院医疗小分队,为结对帮扶村村民义务就诊近200人次,免费送药1000余元;县妇联党员组成的帮扶小组为“贫困母亲”钱章玉规划了“养鸭”致富项目,并提供种苗;每年的7-9月是鱼病泛滥的季节,县档案局就联系县养鱼专家到帮扶对象周伦方家10亩稻田养鱼现场,查情况,帮处置,现场教学,让他对2010年底稻田养鱼增至30亩的目标充满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各部门在“挂、包、帮”活动中共计走访困难群众1978人,扶持特优贫困大学生129名,落实帮扶资金51440元,捐物等折合现金33440元;开展卫生知识培训3146人(次),开展防灾救护知识培训3936人(次),开展普法教育8894人(次)。文/图陈学其郑世利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