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户型已从有限转向无限多变

  

户型已从有限转向无限多变

  “2010年度户型总评榜”新闻发布会暨户型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专家对话现场。毋郁 摄

  “最近让我很纠结的是,上半年设计的两个楼盘,户型居然都差不多。开发商让我就把造型做好,我就想还要我这个建筑师干嘛呢?”说这话的,是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建觉。

  8月4日,在由长沙晚报、新城市杂志和湘房网联合主办的长沙“2010年度户型总评榜”新闻发布会暨户型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规划建筑师、市场开发商、设计师以及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与户型相关的议题,并对长沙未来的户型发展作出了预测。

  在专家演讲与专家对话环节,长沙设计师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湘苏拿了几幅户型样板图给大家讲解,从有缺陷的户型到改善过后的户型,体现了化腐朽为神奇;6位专家参与的对话环节也碰撞出了思想火花,激发出设计创意。

  本次长沙“2010年度户型总评榜”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2010-2011年潮流户型、代表作户型、经典户型以及创新户型楼盘”的海选活动,市民可通过湘房网进行全程网络投票参与海选。在8月底,依据海选的投票结果和专家组意见,产生获奖户型,并在9月初为所有获奖户型举办颁奖典礼。

  与“2009年度户型总评榜”不同的是,此届总评榜组委会将会产生“户型革命”的第二季活动——首届长沙户型设计专业论坛。与此同时,“城市规划与地产发展沙龙”也在此次活动中应运而生。

  专家观点

  户型要适应生活而不是约束生活

  ●易卫平(长沙市城乡规划局副总工程师)

  原来国家九部委出台过一个“90、70”政策(楼盘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那是对户型非常刚性的一种要求。但从这两年实践的情况来看,政策与长沙市场的户型需求确实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政策对户型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

  多元化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们应该去适应它,而不是强行约束它。我们制定的技术政策应该是鼓励创新。

  大的环境不改善,户型再好也没用

  ●喻定权(长沙市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

  我们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要考虑怎样在大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做出一点点的改进?谈到我们怎样在建材和设计上解决低碳环保的问题,我觉得在大环境下这些都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去大围山的时候,还要带被子,长沙却热得不行,没有空调几乎不能生活。

  大环境变化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相信,这次“2010年度户型总评榜”活动必将推动各方对房地产行业的认识,使行业的开拓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与常态。

  户型已从有限转向无限多变

  ●杨建觉(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贝特建筑设计所总建筑师)

  秦砖汉瓦可以创造“N”个中国传统空间,它是标准化以后的再创造。我最不看好的就是肯德基和麦当劳,不需要你做任何的加工和创造。生产标准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也很微妙,现在的小户型、大户型、粗犷型的户型要渐渐转向主题的、生态的、音乐的、三代同堂的户型。从有限的户型转向无限多变的户型,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销售最好的小户型,应该不仅仅是城市白领和蓝领的专利产品,它甚至可以成为离婚一族、退休一族的养老户型,因为它打理起来很轻松。

  低碳要回归到人类最基本的智慧

  ●朱力(中南大学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如何使户型变得低碳环保些,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使用节能材料;二是好的建筑空间组合设计;三是借助技术手段。比如在天气炎热的城市,房间的高度就要设计得高一点,让热空气往上走。现在所谓的豪宅,它的共享空间很大,但没有考虑到空气对流,天天开空调很浪费。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把后期居住时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考虑进去。国外的户型设计,既会预留小孩的游戏空间,也会进行景观设计,甚至会设计节能环保的部分。

  人性化设计从调查产品使用者开始

  ●康艺军(中法设计交流协会会长)

  从我多年从事的样板间设计来看,目前长沙已有部分开发商开始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分析和探索户型的设计与建筑。依照这些分析和探索来做空间和建筑设计,这样的产品才富于人性化。

  我认为,户型设计要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开始做起。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户型设计一定要本土化

  ●王湘苏(长沙设计师专业委员会主任)

  户型设计一定要本土化。南方人和北方人是有区别的。要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来设计。其实照搬外来的户型不一定合适,现在流行的很多法式、美式风格户型,并不一定适合长沙人。好的户型设计要适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实现本土化。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表达的意思极其广博,目前国外的户型设计对国内的设计冲击很大,如何抢救本土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成为户型设计的当务之急。

  今年的室内设计流行趋势我归纳为三个:第一,继续寻找久违的图案语言;第二,以时尚的方式向古典致敬;第三,混搭的大都市融合。

  能开发的公共空间尽量开发

  ●谭克修(方圆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

  我拿到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能拆掉的墙都拆掉。设计师一般是按自己理解的生活来设计,可每一个住户的生活习惯、家庭结构以及艺术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到了住户手上,有些可能就是废品,需要花大力气改造。中国人感觉空间一定要私有化才是自己的,我认为该放开的公共空间一定要放开。把能够敞开的东西敞开,把自然的东西吸纳进来,这样的公共空间才有意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