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口海甸溪北岸400年“一寺八庙”保护引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0: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8月6日电(张茜翼)拥有400年历史的海口市海甸溪北岸的“一寺八庙”保护,引起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关注。5日下午,在海南定安文笔峰举行的关于民族建筑研究和民俗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全国7位专家学者建议对其理规划利用,迎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文物景点旅游特色。

  据了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城市旧城改造建设掀起了新热潮。其中,海口海甸溪北岸有很多沉淀着历史文化的建筑,除了“一寺八庙”暂时保留,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建筑已被拆迁。

  5日,7位专家学者对海甸溪的历史文物进行了走访调研。经过专家们初步了解,“一寺八庙”的建筑、供奉神像等文物历史年限达400多年,是海南珍贵的历史文物。

  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员王宜娥表示,据她多年以来的调研以及史书记载,她还没有找到有供奉秦国蒙恬将军的神庙,海南的这座“蒙公庙”是中国第一座供奉蒙恬将军的神庙,这是海南的一笔巨大的文物财富,应当对其保留。这些寺庙,是海南文化的象征,也是当地人们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这些寺庙正是海南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建设国际旅游岛更应该重视这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国家宗教局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赵匡为认为,“一寺八庙”作为作为海南的宗庙建筑,它们是当地群众信仰的一个载体,也是海口市历史的心脏。这些寺庙不仅是海口市特有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为汇合体,更是展现海南文化的重要文化空间。

  中国民族建筑学会会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原建设部规划司司长、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王景慧说,海口海甸溪这块土地是海口城市的花园。拥有几百年历史的神庙是海南少有的文物。“一寺八庙”作为一个宗教文化群,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宝贵资源,合理的开发保护将对海南旅游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据悉,“一寺八庙”中的仁心寺供奉阿弥陀佛,建立于唐代,其他的庙分别供奉郭子仪、冼夫人、蒙恬、张天师、泰华三仙、关羽、康保裔。(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