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篮坛风云路(13)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0:46  深圳晚报

  

篮坛风云路(13)

  【李元伟 著】

  上期回放: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篮公司已经摆脱了初期的资金困境,国家队的商务开发年收入达到了2002年的10多倍。

  有了2004~2005过渡赛季试验的成功经验,我们按计划在2005~2006赛季推出了新的职业联赛。

  从2003年调研开始,构建一个新联赛就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直觉告诉我们,联赛多年积累的问题不是靠小修小补能解决的。按照把职业篮球与非职业篮球分开,构成相对独立、相互衔接、各走一径的改革思路,就是要打破现有的格局,建立新的竞赛体系,为CBA搭建一个新平台,按照新的条件和标准吸纳新成员,以此来促进俱乐部的专业化建设,推动职业篮球的发展。因此把建立新联赛作为改革的目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男子篮球甲A联赛已经10年了,是到该清理一下的时候了。

  但要推出一个新联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要赶在2005~2006赛季开赛前完成这项工作,满打满算就只有半年时间。而在这半年内,既要隆重地告别10年甲A联赛,又要在新的架构和模式上运行新联赛,要做的工作很多,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事情做起来后,你才知道它的困难。例如,要隆重地告别甲A联赛,拟议中要评选表彰10年甲A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那么仅拟定评选标准和程序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个时期这样的事情不知做了多少。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看似紧张无序却能出活,而四平八稳就可能耽误事儿;边想边干边补台,事情就是这么干起来的。

  说起新联赛的名称还有一个插曲。开始我曾设想按照中超的模式构建一个篮球新联赛,就叫“中国男子篮球超级联赛”,顺理成章。但随着2004年中国足球形势的恶化,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大家都反对使用与“中超”有关的字眼。那么叫什么好呢?我们绞尽脑汁思考,起了几个名字都觉得不满意。我还曾公开征询,希望能够有一个响亮而又贴切的名称,但都未能如愿。随着新赛季越来越近,最后已经到了无法再拖的地步。有同志讲,既然没有合适的名称,干脆就叫CBA联赛得了,因为这几年CBA几个字母大家已在频繁使用,约定俗成,与NBA也是一种对应关系。我想想也只能这样了,于是就这样定下来,新联赛的正式名称叫“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职业联赛”,在这个名称中我们突出了“职业”两个字。

  2005年4月26日,在2004~2005赛季总决赛结束3天之后,中国篮协在北京宽沟召开了“CBA俱乐部高层峰会”。这是联赛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会议,会议确立了新联赛的基本架构,宣告了新联赛的诞生。

  在这次会议上,我正式宣布:“从2005~2006赛季推出新的职业联赛,也就是说已经进行了10个赛季的中国男篮甲A联赛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从下个赛季起,中国男子篮球最高水平的联赛就称为‘CBA职业联赛’。”

  我在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将分阶段实施职业化改革计划。从现在起,用3年左右时间,采用准入的方式来规划新的联赛,逐步达到未来职业联赛的要求;也就是采取“设立标准,分步建设,合同约束,合格进入,不合格退出”的做法。为适应这种变革,从篮协到俱乐部的所有人员都应做好观念更新和办事方式的转变,统一步调,协同前进。一方面,对于中国篮协来说,需要本着科学办赛、民主办赛、依法办赛的要求,充分考虑联赛方方面面的意见和要求,重大问题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讨论决定,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CBA联赛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篮协与俱乐部共同构建利益共同体,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框架内均衡参与各方的利益,形成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因此,中国篮协除致力于事业的发展、追求联赛的整体利益外,不谋求自身的私利;而俱乐部也必须在服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按照讨论确定的目标和步骤统一行动,从而获取自身的权益。只有蛋糕做大了,参与各方才能得到更大的份额。

  下期预告:

  要说新旧联赛有什么不同,其实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准入制的实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