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权威部门不应对“住房空置率”失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2:38  大众网-齐鲁晚报

  对公众而言,正是因为住房这一重大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才更加盼望权威部门及时准确地公布关键数据。

  □本报评论员崔滨

  仅仅一个“住房空置率”的数字,就让多个权威部门陷入公信力被“空置”的窘境。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近5年来全国待售商品房情况。数据称,2009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近6亿平方米,待售商品房近2亿平方米,按照这个比例,有200余万套房屋空置。

  这个数字不由使人联想起数日前网上盛传的一则消息:根据对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高达6540万套住房的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空置的房屋足以供2亿人居住。在电力部门高调出面辟谣的同时,统计局也选择在此时公布待售房屋数据,倒颇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感觉。

  不过,统计局的待售房屋数据,并不能让热望“房屋空置率”出炉的各界人士解渴。就连统计局自己也解释,“新房待售”只能代表住房空置率的一方面,属于已经开发但尚未销售的“积压”面积;至于有多少“买了不住”的空置房,还“有待于全国住房普查或含有相应住房信息的人口普查”。

  至此,这场关于“住房空置率”数据的争论,公众看到的只是各权威部门或暗里缄默或明里辟谣,而真正检验房地产新政、判断未来楼市走向的“住房空置率”,则依旧在万众瞩目中“空置”。

  众所周知,对于房地产业而言,住房空置率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数据。近年来不断高涨的房价,使得笼罩在房地产市场上空的投机阴云逐渐浓厚,住房空置率数据的缺场,使得购房者无法判断楼市的整体供需情况,也让地产商的“饥饿营销”屡屡造成购房者恐慌。

  另一方面,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效果,也无法通过这一关键数字得到评估和验证,至于目前热议的是否开征房产税和物业税,更是要以住房空置率作为决策的重要基础。正如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所说,要衡量房地产调控效果如何,首先要获取可靠的数据,不然,就只能“摸黑儿”制定下一步的政策。

  公平地说,获得房屋空置率的数字,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测算;但在房地产业成为关乎亿万人民、左右政策走向的重大关口,发改委、住建部、统计局等关键权威部门,理应积极筹划、科学调查,为下一步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遗憾的是,目前看来,这些权威部门更多地把精力用在辟谣和回避问题上。

  据媒体报道,接近国家统计局的人士曾透露,由于房屋空置率这一数字较为敏感,容易引起公众激烈反应,各个关键部门才选择不对外公布。殊不知对公众而言,正是因为住房这一重大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才更加盼望权威部门及时准确地公布关键数据。

  作为一个有着超过6万亿规模、关乎国计民生的庞大市场,房地产行业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需要公开、公平。鉴于目前楼市正处在国家政策调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的特殊时期,有购房意向的消费者大都处于观望状态。各种关于楼市的种种揣测层出不穷,一些权威部门更急迫要做的,是考虑如何采取措施促进市场透明,而不是如何“否认”和“辟谣”。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