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N年不遇年年遇”里的犬儒政治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3:50  金羊网-羊城晚报

  草根看台

  CAOGENKANTAI

  在微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我才活了30年,N年不遇的事却碰上无数回。”近几年,从江苏省气候中心每年公布的气候评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是逐渐增加。特别是到了去年,50年一遇的事件我们在一年内就碰上了15次。(8月5日《扬子晚报》)

  “N年不遇”的事情,已经成为吃饭睡觉般平常的事了。因为,每每打开电视、收音机,都会看到听到大量的“N年不遇”字眼。这里面固然有真实性的一面,因为气象观测站里的数据也不像是说谎的,但只是“N年不遇”这个词年年用、月月用、天天用,也很快会像“狼来了”一样失去话语统治力和公信力。

  在笔者看来,“N年不遇年年遇”现象不是偶然出现的,在每一种说法背后,都存在着话语系统的操盘者,而在操盘者的背后,就不仅仅是个思维方式的问题了,更主要的,还有利益的博弈与责任的取舍。换言之,“N年不遇”是一种犬儒政治学的体现,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N年不遇”是一种不精确、不细致,至于说“百年一遇”是100年还是90年、110年,都无从计较了。这让人想到了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胡适先生说,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从胡适的角度看,“N年不遇”就是一种“差不多现象”,背后也必然站着无数“差不多工作人员”。

  其二,过分强调“N年不遇”,体现了我们思维中的天灾意识,至于有没有人祸、有多少人祸、有没有问责、该向谁问责,都根本不用去计较了。我国有个成语叫做“天灾人祸”。其实,古人将“天灾”与“人祸”放在一起绝非偶然,因为历朝历代的所谓天灾,都离不开人为制造的祸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了。

  其三,强调“N年不遇”,会削弱我们对于来年灾情的预判能力、提防能力。“百年不遇”就是今年有了这样的灾害,往前推100年,往后推100年,都不会有同类的灾害。可是,这可能吗?“N年不遇”已然近乎达到了“年年遇”的地步,我们又何以再以“N年不遇”欺骗公众、欺骗自己呢?

  “N年不遇”的说法里,只有逃避没有责任;只有避世没有出击,是一种典型的犬儒政治学。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