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0%太暴利查处起来不容易换个马甲继续开网上监管很乏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3:50  金羊网-羊城晚报

  假药广告充斥各大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被曝光的网店依然逍遥自在……为何却让人感觉不到监管与查处?

  可牛免费杀毒CEO傅盛表示,在上海、浙江等地区,已经形成了制假、售假的成熟产业链,每年至少有超过2亿元的黑色收入。网上卖的冒牌药、走私药、过期药,利润率最高可达2000%。

  苏展认为,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这些假药网站查处一批又出一批,药监部门只能“被动监管”,即需等到发现后才能查处。对于不法分子而言,入行门槛太低,犯罪成本很低,即使被查处,只要变换域名、更改IP地址后,就能继续重操旧业。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虽然审批网上药店的是药监部门,但是网站运营的监管又在于工信部门。假药网站成千上万,单靠药监部门一家之力,执法起来相当困难,几乎很难实现有效打击。国家药监局最新公布的《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公告(2010年第1期)》就曝光了30家假药网站,但药监部门查证后发现,这30家网站去年就已被有关部门查处过。

  但即使被曝光和查处,这些网络“黑药店”依然红火。7月26日,记者按被曝光的地址逐个登录发现,仍有14家在正常营业。一些网站发货信息显示,每天都有药品被邮寄出去。

  国家药监局没有及时公开合法网上药店的相关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假药有了可乘之机。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的“网上购药安全警示”专栏中看到,最新的一条信息是今年7月12日发布的《目前有27家网站有资格向个人销售非处方药》,而再上一条信息则是2009年8月6日发布的《12家合法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网站》。一年内,有资格的网上药店已经从12家增加到27家,但药监部门期间并没有及时公布,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到底该去哪些正规网站购药。

  苏展表示,药监部门在加大信息透明度的同时,消费者本身也要加强保护意识,看准资质再买药。(陆志霖)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