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积极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5:29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常昕):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上,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各省市的5000多项专利技术与产品成果将集体亮相。其中,来自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与产品广受关注,显示近年来中国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简称专交会,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先后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项专利与产品登上这一展示交易平台,为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的专交会以“新能源、新光源、新生活”为主题,大量引入了节能环保和高效照明领域的企业参展。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把不久前投产的太阳能高尔夫球车带到了专交会。公司负责人熊小伟介绍说,这次把自主创新的产品带来,就是希望借助专交会这个交易平台,让更多人实际体验到新能源产品的效能和品质。他说:“我们今天展示的太阳能高尔夫球车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车,可以投入正常使用,它的动力有20%的电量是来自太阳能的。今后随着我们设计的更新,把太阳能发电的功率做大,发电量将来可以达到30%-50%。我们可以向各大高尔夫球场提供这款车,今年我们争取要实现小批量生产。”

  目前,中国正大力推行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掌握的知识产权并不多,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参观新能源展区时表示,中国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力度。他说:“希望我们的企业在注重产品市场化的同时,更注重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新一轮新能源、新技术的竞争中,我们要牢牢把握知识产权这一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出发点来发展壮大,这是最关键的。”

  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专利权的企业的专利转化率接近80%,企业已成为中国专利转化的主体。与此同时,由于资金、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限制,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个人专利的转化率却比较低。对此,今年的专交会特别为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设置了展位,还为在校中小学生专门开设了发明展区。本届专交会大学生及青少年展区负责人李文焕介绍说:“今年大学生展区有很多实物,学生能把原来的创意做成形象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比如可以升降的洗脸盆、可以加热的盘子、旋转插座、自动窗帘等,我们都认为很实用。这都是很好的创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跟学长、同伴等进行沟通,提高技术水平,这样的话,将来很有可能在市场上达到应有的效果。”

  记者在专交会上获悉,海滨城市大连作为历届专交会的主办地,近年来已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扶持专利技术的引进和开发。此外,对于一些市场前景好的专利项目,大连市科技局局长刘晓英女士表示,相关部门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推动专利技术向产业化发展。他说:“一些好的项目经过评估以后优先进入专利孵化器,使得专利持有人能够在专利产业化上,通过孵化器的支持和其它优惠政策,能够尽快产业化。我们吸收了一些国际的风险投资,专交会每年也拿出1000万(人民币)对专利发明项目进行补贴,包括专利转化资金、融资贷款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