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推行“三制一卡”模式 创新基层党建考评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5:35  红网

  近年来,泸溪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在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推行“三制一卡”(党建责任制、党员承诺制、考核评价制、承诺行动卡)党建工作模式,创新基层党建考评机制,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县涌现州县“五好”党支部82个、“五好”党委9个,2008——2009年荣获“湖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湖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县”等称号。

  一、推行“三制一卡”,卡“实”责任

  1、强化核心把关责任。围绕“三制一卡”模式,推行“县委书记带头抓、县委常委共同抓、组织部门全力抓、基层党委具体抓”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该级组织党员“三制一卡”的直接责任人。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县委常委例会研究机制,县委每年召开两次专题党建工作会,县委组织部每季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实现了“三制一卡”工作常态化。加强督导考核,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县“四个文明”目标管理,进行重点考核,严格奖罚。

  2、强化带头帮扶责任。深入开展“县级领导联乡帮厂,县直单位联点帮村,乡镇干部联村帮户”活动,把党建工作向农村基层深入推进。县直部门联点帮村,建立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度、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实现“五不脱钩”:村班子不健全不脱钩,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不脱钩,农业结构调整不见成效不脱钩,村风民风没有明显好转不脱钩,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解决不脱钩,企业管理效益不提高不脱钩。近年县直部门为联系村引项目370多个、项目资金1850多万元。乡镇“联村”建立了严格的联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形成了“分工负责、分组协调、包村驻点、突击推进”工作格局,乡镇干部成了村民家中的“常客”,解疑难办实事,带领群众致富。

  3、强化创新管理责任。以党建“双基工程”为基础、以“三制一卡”模式为主体,以干部“实绩考核”为核心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机制体系。一是开展“四联四岗”。按照“党员认岗、会议评岗、支部定岗、定责履职、会议承诺”原则,实行“产业建设联系责任岗、维护稳定联防责任岗、扶贫帮困联户责任岗、社会事业联点责任岗”,明确农村党员义务,强化农村党员责任,实现农村党员人人“头上有岗、肩上有责”,使每个基层组织成为一座战斗堡垒,每名农村党员成为一面战斗旗帜。二是推行干部实绩考核。突出“三个结合”,在考核内容上,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方法上,实绩公议与实绩公示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近年有50余名干部因绩效考核未能提拔任用,诫免干部12人,对4名干部实行了待岗学习。三是建立村干保障机制。从建立村干绩效工资、完善村干部考核选拔机制、实施离任村干生活补助制度、建立村组干部培训长效机制和探索建立村干基本养老、人身意外伤害、大病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健全基层村干保障机制,使基层村干“干有所得、老有所养、工作有奔头”。村干年人均绩效工资4100元;累计任职11年以上且年满60周岁正常离任的离任村主干生活补助费最高每年可达1200元。

  二、推行“三制一卡”,卡“强”目标

  1、实施“引擎工程”强班子。一是优化班子配置,将退伍军人、种销能手、高校毕业生等有文化、有技能、有影响的人选配进村级基层组织,确保一个村至少一名45岁以下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村主要领导。着力实施“大学生村官”行动,加快基层村干知识化步伐。近两年全县发展、充实基层村干40名,培育“大学生村官”30多名。二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大力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着力培育后备力量,实现在职村干与后备干部配备达到“1:1”,加快基层村干年轻化步伐。两年来全县发展村级后备干部80名。三是突出“三个不吃亏”原则,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按照“不让老实的人吃亏、不让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肯干事的人吃亏”,改革基层组织负责人选拔方式,强力推进后进组织“治瘫”。近年先后对5个后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对12个村支两委班子进行了整顿。

  2、实施“素质工程”强队伍。一是强化思想作风整顿。深入持久开展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创新学习机制,着力构建学习长效机制和系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二是强化思维观念学习。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帮助基层村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提升科学发展意识,增强领导发展能力。三是强化综合素质建设。突出“带头致富、综合调研、处理问题”三种能力建设,提升基层村干综合素质。扶持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使之成为当地的致富标兵;加强基层干部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使村组干部成为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加强基层村干综合调研、处理信访问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今年举办了村支书培训班;近两年举办各类培训21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1万人次,整体提升了基层党员综合素质。

  3、实施“固基工程”强阵地。制定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党建“双基工程”。一是规范基本阵地。仅今年全县新建党员“远教”站点119个,实现了“远教”网络全覆盖。全县150个农村基层组织95%实现了“有专用办公室、有办公桌椅、有档案资料、有各种会议记录、有党员活动室”“五有”;全县党员创建“双建双带”基地120个,联系各类帮扶对象5000多个。二是健全基本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学习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支部工作制度、办事公开制度作为基本制度强化、固定,增强了制度约束力,做到按制度办事。全县150个农村基层组织基本完善了村民民主议事、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系列制度。三是开展基本活动。围绕“三会一课”,定期组织党员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按照规定召开领导班子和支部民主生活会;结合单位实际开展主题活动,如石榴坪乡兰村村开展建设“生态新村、平安新村、小康新村、文明新村、幸福新村”“五个新村”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4、实施“民心工程”强宗旨。强化宗旨服务意识,深化“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围绕群众“三最”问题,开展“党委办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办好事”排忧解难活动,把民忧民困逐项登记,纳入“三制一卡”,落实整改措施,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开展“万名干部田间地头助春耕”活动,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与当地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1万多对,解决各类生产难题2000多条,筹措解困资金200万元;近两年,基层组织围绕“拓宽服务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开展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800多个热点难点问题,联系致富项目500多,创建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村30个;近年,着力破解民生“八个两”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9.34%,救助困难群众5万人次,完成93个村的村间道路硬化,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1105户。

  

  三、推行“三制一卡”,卡“细”行动

  1、开展“四联四岗”细化义务。一是分类设岗。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帮扶弱势群众、构建和谐农村”四大主题,因地制宜,着眼特色,下发文件,面向全县150个村推行“产业建设、维护稳定、扶贫帮困、社会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岗”。二是依岗定责。调查摸底农村各项工作并将其分解和细化到四个岗位,党员自愿认岗;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认领的各个岗位职责进行评议;根据会议评议意见,由支部开会确定各党员岗位责任;党员上岗后,填写履岗工作目标,签订责任状。三是按岗承诺。上岗党员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承诺岗位责任,将全村党员的岗位职责集中挂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示范推动。15个乡镇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30个“四联四岗”高标准示范村。五是考核评估。建立并坚持月记实、季督导、半年考评、年终总评的考核评岗制度。按照“党员个人述职自评、党员之间互评、村民代表民主测评、村党支部综合评定”的程序,分半年与全年度两次对每个党员履岗情况作出鉴定,并张榜公布,兑现奖惩。推行“四联四岗”,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村党支部堡垒,发挥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全体党员带领群众共建新农村的强大动力。3年来,全县6171名农村党员51%认领了产业建设联系岗位,30%以上党员开发了致富产业,建立党员示范大户300户、示范基地120个;成功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013起,解决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31个,处置和化解不稳定隐患18件;为特困户义务帮工10万多个,资助生产资料和资金200万元,5000余户特困户在党员带动下开发了致富产业。

  2、开展便民服务细化服务。一是健全服务网络。县级设政务中心、部门设便民服务室、乡镇设涉农咨询台,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推行台账式管理,实行“领导带班、干部坐班、佩证上岗”制,做到有一块值日牌、有一块服务事项公开栏、有一块办理结果告知窗“三个一”。二是完善服务制度。力推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一票收费制、检查报批制、责任追究制“六制”服务,对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实行“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规范服务程序。设制规范“承办单”,能当场办结事项,必须当场办结;一时办不了,要承诺时间办;确实不能办理的,要向群众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确保群众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四是严格督导检查。县委县政府“两办”以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开展督查,发放专项通报,县委书记、县长对专项通报把关签发。五是严格问责到位。便民服务直接问责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受督查通报批评一次的,责任单位分管领导诫勉谈话;受督查通报批评两次,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就地免职,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受三次通报批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就地免职。直接责任人受两次通报批评的,实行交流换岗;受三次通报批评,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据统计,全县建立109个便民服务中心(室),135个村级便民服务站,选配550多名党员担任便民服务“代办联络员”,代办证件12000多个,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8000多件,办结率达96.3%。

  3、开展“模块”管理细化工作。一是合理设置机构。推行以“分工负责、分组协调、包村驻点、突击推进”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工作方式,将乡镇内设机构设置为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建设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涉农服务中心“四办一中心”,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干部和“七站八所”人员全部纳入进行管理。二是强化工作职责。强化“三种意识”,坚持“六个结合”,突出工作重点,捆绑工作责任。“三种意识”即:强化团队意识、强化创优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六个结合”即:坚持条与块结合,坚持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相结合,坚持点与面相结合,坚持分块与联村相结合,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坚持统与分相结合。三是完善考评机制。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乡镇干部的考核;突出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的考核;突出行政村(社区)干部绩效核。绩效考核结果要与干部的福利待遇、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直接挂钩,评优评先统一进行(县里将评优指标直接下达到乡镇)。三是实现推动工作。模块管理提高了干部工作自觉性,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后,形成了客观、公正、公平的干部考核、评价和使用机制,做到了以实绩论短长,以实干比高低,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激励;增强了干部工作主动性,出现了谋事的多了、谋人的少了,讲工作的多了、说闲话的少了,积极主动的多了、被动应付的少了。

稿源:红网 作者:杨子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