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唐代诗僧撷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5:46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鼎盛时期,在将近三百年的唐朝历史中,优秀诗人辈出,这其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诗人群体——“诗僧”。

  清人贺贻荪《诗筏》中说:“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则这样评价唐代的诗僧群落:“其有集传于今者,惟皎然、贯休及齐己。皎然清而弱,贯休粗而豪,齐己……风格独遒。”

  寒山:

  据人民网报道,寒山,唐代僧人,因长期隐居天台县西之寒岩幽穴中,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贫子”。传说其为文殊菩萨化身。因常至当地之国清寺,与寺中僧人丰干、拾得交往,寒山子好吟诗唱偈,其诗颇富哲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因此,唐代流传着“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宋代以来,寒山诗受到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朱熹和禅僧的青睐,和诗迭出。清人王士禛《居易录》云:寒山诗,诗家每称其“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谓其有唐调。其诗远传朝鲜、日本。

   皎然:

  据新民晚报报道,皎然是知名度颇高的“江东名僧”,原为南朝名士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在湖州吴兴县杼山妙喜寺出家,诗文之名远播。皎然在当时诗坛影响很大,韦应物、刘禹锡、陆羽等都和他结交。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皎然亦是一个爱茶入骨的茶僧。他对茶的喜爱和嗜好,也已近痴迷的程度。他在一首诗中说:“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把饮食看得轻一点,而茶不仅可以除病祛疾,还能够叫人踏云而去,羽化飞天。

  皎然虽为僧人,但他与陆羽的情谊非常深厚,而且他俩的情谊又完全是基于对茶事的共同嗜好。由于两人的情谊很好,因此他俩在妙喜寺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日子里,二人除了煎茶、品茶和叙茶外,陆羽还在寺旁修建了一座亭子。亭成的时候,因是癸丑岁、癸卯塑、癸亥日,而且恰在此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出使湖州刺史。因此,亭子就取名为“三癸亭”。亭子建好后,颜真卿题写亭名,皎然写了一首诗“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饮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在这样的亭子里,一个是茶神,一个茶僧,一个是大书法家,就成了中国茶史上一道最美的风景。因此,人们对陆羽建亭子,颜真卿题亭名,皎然和诗,称赞为“三绝”,并传为美谈。

  齐己: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齐己是继皎然之后又一位重要的唐代佛门诗评家和诗论家。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亦是一位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齐己曾勾勒出了晚唐以来僧诗的师承体系:“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昼公评众制,姚监选诸文”。而齐己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多有探索,有一些是很有特色的。

  首先,齐己认为诗禅是相通的:“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兄弟》)“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色。”(《寄蜀国广济大师》)何以相通呢?齐己认为作为诗禅都是从外“象”参悟的,如“春风日日雨时时,寒力潜从暖势衰。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中春感兴》),正是从“一气不言”的物理中悟得诗意,这与禅悟的机制是相同的。

  其次,诗禅又都是一种直觉思维:“禅玄无可示,诗妙有何评。”(《逢诗僧》)“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夜坐》)那么如何来求得这种直觉和灵感呢?

  齐己直接以佛门弟子的身份以禅入诗,以禅论诗,对唐宋诗词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贯休:

  据浙江在线报道,贯休是唐代诗僧,字德隐,兰溪人,居杭州灵隐寺。钱王称吴越王时请贯休作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钱王有称帝野心,要他改“十四州”为“四十州”,贯休答道:“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即日裹衣钵拂袖而去。

  贯休后入蜀,为王建礼遇,号宝月禅师。有诗云:“一瓶一缽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有《禅月集》行世。

  据新华网报道,贯休还是中国残唐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僧。他所画的是一般的文人画,这位诗僧画僧一生所画的,都是罗汉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