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湘西开发取得五方面成效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8: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8月6日电(记者 白祖偕 刘柱 )记者今日从湖南省发改委了解到,湖南通过6年的湘西开发,已取得显著成效。过去的6年,已成为湘西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为了对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了加快扶贫攻坚,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进行湘西开发,对湘西地区实行特别的技术、政策、人才和资金支持。6年来成效显著。湖南省发改委的资料显示,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规划目标超额完成。GDP从2004年的81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695亿元,年均增长13%,超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首次实现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达到10521元。财政收入2009年达到127亿元,5年平均增长17.4%,超出规划目标7.4个百分比,39个县(市、区)财政收入普遍提前两年实现增收3000至5000万元的目标。居民收入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73元,5年平均增长10.4%,超过规划目标2.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88元,5年平均增长9.6%,超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湖南省累计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9.2亿元,分两轮规划建设了364个产业项目,扶持发展了10个工业园区,新增安置就业22.3万人,建成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多万亩,带动产业投资1100亿元,初步形成了旅游、水电、矿业、建材、食品加工、医药等6大产值过10亿元的支柱产业。

  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直接安排湘西地区各类资金2126亿元,带动投资年平均增长36%。目前,湘西地区内外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9条在建高速公路全面推进,建成通乡通村公路2万多公里。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突出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投资126.7亿元,完成2257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016所;改建县级医院44所、乡镇卫生院769所;完成乡镇文化站项目779个;免费开展技能培训102.5万人次,转移就业农民287.8万人。湘西地区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

  五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围绕生态建设、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环境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5大重点,完成退耕还林47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平方公里,进入四水的泥沙量减少30%,新增雪峰山、魏源湖等6个省级森林公园,完成生态移民10500多人。

  湖南省发改委主任蒋作斌认为,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湘西开发实践中始终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注重把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龙头和核心,突出壮大县域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注重改革开放,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借助外力推动发展;注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湘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据悉,2004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编制印发了《湘西地区开发总体规划》。2006年、2008年,湖南省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湘西地区开发的意见》和《关于继续推进湘西地区开发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并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配套编制了10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10”的规划体系。(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