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裔青少年赴徐州寻根:迷上“中国”技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20:22  中国新闻网

  

华裔青少年赴徐州寻根:迷上“中国”技艺
华裔青少年在国画课结束后上交课堂作业“熊猫”
华裔青少年赴徐州寻根:迷上“中国”技艺
华裔青少年兴高采烈的展示他们的女工课作品“荷包”

  中新网徐州8月6日电(杨凯淇) 来自法国、美国、荷兰、日本、印尼、柬埔寨6个国家的近70名“2010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营员及领队教师在北京华文学院的组织下,于8月1日至5日陆续抵达江苏省徐州市,开展为期一周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学与体验。

  承办此次活动的徐州市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针对海外华裔青少年的特点,拟定了名为“八个一工程”的教学目标,即:学画一幅中国画、学背一段古经典、学弹一首古琴曲、学练一式中国功、学唱一首中文歌、学用一种中国礼、学泡一壶中国茶、学绣一张中国绣。

  这些华裔青少年多数是由法国潮州会馆组织来华的,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学习,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大大超出了法国领队教师张赛卿的想象。她说:“我真没想到孩子们会学的这么快,他们的接受能力的确很强,对这些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新鲜事物也很感兴趣。看到他们的进步,我们这几个领队都觉得很开心。”

  虽然每门课程都只上了几节课,但华裔青少年们掌握的传统文化技能却一点也不生疏。6日上午,毫无演奏基础的华裔青少年们在学习了不到4节课后,熟练的演奏出古琴曲《沧海一声笑》,获得了授课教师的大加赞赏。该校女工课教师张延美也对记者说,“这些孩子很聪明,大概一堂课的时间就学会了制作荷包,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都很精致。”

  由于技术不够娴熟,来自法国的赵真妮在学刺绣时,经常会不小心扎到手指,但她觉得,为了学会刺绣,这点小伤不算什么。“我很喜欢刺绣,来到这里能有机会学习这门传统技术,我很开心,疼点也无所谓。能高兴可以学会一项‘中国’技艺。”

  北京华文学院领队教师黄莹莹表示,此次活动是北京市华文学院对海外华裔青少年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培训的一次新的尝试,可以称之为“文化体验课”。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在几天的培训中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找到自己的“中国根”。

  据悉,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成立于1998年8月,是中国大陆较早专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学校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设了多门特色讲堂,成为中国文化学习的专修学校,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