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车改革需向民众公开电子监察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01:18  红网

  广州黄埔区作为该市公车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采取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RFID身份识别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将公务用车管理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可实时掌握公务用车的位置、速度、方向、时间、行驶里程和使用单位及驾驶人等信息;历史记录也可随时调出查询。年底前,该区拟在全区428辆公务用车上全部安装这种监察系统。(《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8月6日)

  黄埔区自2009年12月起,着手进行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研究探路工作,今年起,方才由其区纪委提出“科技+管理”的公务用车管理新模式,目前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经是一个相当具体、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这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加强公务用车管理、遏制和严管公车私用问题,其技术难度并不像某些人所称的那么大;换句话说,一级一地党委政府只要下决心,提出财政可负担、技术可保证、便于监督部门操作的解决方案,也不需要耗费多长的时间,压根不用“慢慢来”。

  从媒体对此事的报道,至少可以概括出黄埔区公务用车管理电子监察系统的几大实用特点,除了前述的实时信息和历史记录调取便利之外,还包括公务车GPS与用车人身份识别系统的结合、系统自动生成的公车使用情况数据统计报表、“电子围栏”配置(防止公车未经获批私自驶出广州市辖区),一一对应几种典型的公车私用现象。

  颇值得玩味的是,《南方都市报》报道中,也援引了并不看好这个试点、电子监察系统的广州市民的观点:有律师认为,这(或许)“能吓唬小官员,但对领导的作用不大,他们开车去哪里,有谁会去过问和干涉呢?”

  这点中了公车管理制度改革,乃至类似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申报、动向备案措施的死穴。技术装备的应用,取决权在于人。正在推进试点的黄埔区,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的是层级管理,不同部门有不同权限,各部门只能看到本部门的用车状况,纪检部门则可以看到各部门的用车状况。这就要首先提出问题:那纪检部门可以监督该区区级党政领导的公车使用吗?谁又来监督纪检部门是否公车私用呢?

  另一方面,由于实行层级管理,越全面的数据越集中在层级越高的部门,只能由领导掌握。如果领导有意放谁一马,电子监察系统辛辛苦苦采集的数据就算彻底白费了,而这一切,还不为包括基层公务员在内的“群众”所获知。众所周知,机关内部,多数新参加工作或没有具体职务的公务员,并没有“机会”私享公车,如今还会变得没有机会监督公车私用问题。不排除这项先进技术及配套装备的使用,最终反而加剧自上而下更严密的权力控制。

  如果黄埔区开展公车管理制度改革这项试点,确确实实想遏制包括领导用车在内的公车私用,使这项改革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不变成市民能所指的只“吓唬小官员”的“稻草人”,应当回应本文上二段提到的疑问——解决起来同样很简单,广东省、广州市纪检等部门建立与黄埔区试点单位的公车管理信息联网,在该电子监察系统预置不能修改、删除数据的机制,并将公安部门之外的所有公车管理电子信息通过适当方式向市民实时公开,欢迎包括各单位基层公务员在内的市民监督。

稿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