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会展业要走“高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07:06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章迪思

  随着世博会的召开,很多人看好上海会展业的“后世博”潜力。在日前举行的德国汉诺威案例报告会上,许多中方会展界人士纷纷向汉诺威同行取经,因为后者在举办2000年世博会后,当地会展业得到飞速提升。围绕这一问题,记者专访了曾参与汉诺威世博会的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局成员顾桥博士。

  莫忽视会展“供需矛盾”

  会展业是最被看好的 “后世博产业”之一。不过,作为会展界资深人士,顾桥的态度要谨慎得多。

  “汉诺威是个小城市,2000年世博会最大的效应是让全世界都认识了汉诺威,使会展业在此后迅速走向全球化。”顾桥说,“相比之下,上海名气大得多。就算没有世博,有很多人已经把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好的会展中心之一。换言之,世博会后,会展业的需求是否还会保持高速增幅,这需要严谨判断,而不能光靠‘信心’和‘感觉’。”

  顾桥认为,上海会展业的当务之急,是摸清供需。本届世博会后,上海会展场地将比原先增加约一倍。拥有8万多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的世博主题馆,将在2011年启用。同一年,位于浦东的新国际博览中心也将从12万平方米,扩展到20万平方米。会展面积增加了,但需求同步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展馆设施又需要不断更新,到时候就会“骑虎难下”。

  打造集约化高质量会展

  事实上,上海曾经有过 “一年办展360场”的记录,但撇开数字表面的繁荣,真正高端的展会不多。因此2005年前后,上海每年的会展数量开始减少,重点打造集约化、高质量的会展。

  “这样的高端路线,也是上海在后世博期间应坚持的方向。”顾桥认为,要让后世博期间的上海会展业“保质保量”,必须从破解源头症结入手。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总体来看,上海会展业的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高端少”和“不灵活”。一方面,举办国际会展的数目少、在沪的国际会展组织总部数目少、品牌展数目少、国际会展市场所占份额低。另一方面,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有所欠缺。市场协调方面,许多大型会展都由政府机关来操作;会展业向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开放仍然不够充分。

  此外,整个业界必须经历一次洗牌。目前上海会展业的主流仍是实际出资额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小型公司,资本积累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其发展的软肋。培养一两家像汉诺威公司一样,具有行业领头羊性质的企业,刻不容缓。

  世博经验助推会展业

  “没有人能预判‘后世博效应’到底有多大,但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市民,会展业也是受益者之一。”顾桥总结说。

  和上海一样,汉诺威为举办世博会,也曾对城市的公共设施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十年后,人们仍享受着世博带来的便利。例如,高速公路从十多年前的4车道变成6车道、城际高铁也更便捷…… “这座城市获得了难以统计的无形资产和间接财富,会展业的迅速发展,只是这笔财富中极小一部分。相比之下,我们更看重当地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顾桥认为,上海世博会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市民素质修养等各方面的整体提升,这些对于发展高端会展业的上海来说,无异于在“软件”上的“加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