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资条例“概念分歧”的实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13: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刘军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工资条例》出台的宏观经济环境或者说时机尚不是很成熟,相关部委对于某些“基本”概念尚未达成一致,一些可操作性的监管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出。

  经历6次草案修改,并被列入2010年国务院立法规划的《工资条例》可谓命运多舛。如今,却再度陷入难产之忧,主要原因竟然是“概念不清”,如“工资”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财政部、国税总局、人社部、发改委以及国家统计局对于这样的概念都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概念分歧之说早已埋下伏笔。日前有媒体报道说,“央企人力部门把对于《工资条例》的讨论又拉回到最原始的问题上——什么是‘工资’。”专家指出,此次遭遇了来自垄断行业的央企反对意见,《工资条例》有可能被拖入无限期辩论的泥潭。一部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宗旨的管理条例,发端于2004年、几易其稿,眼看要“呼之欲出”,到现在还在纠缠诸如“工资”之类的“基本概念”。连“工资”为何物都没搞清楚就制定《“工资”条例》,岂不滑稽?!

  事实上,很多看似“奇怪”的事情其实并不奇怪。《工资条例》本身就是“草根”权益的“保护条例”,是涉及“蛋糕”重新分割的分配规则,挑战“既得利益”不可避免,遭遇垄断央企的抵制当在意料之中。

  生气归生气,现实即现实。正确解读《工资条例》命运多舛的七年之痒,并非劳而无功。明眼人都明白,“概念分歧”的背后是利益的博弈。笔者以为,制定、修改《工资条例》的过程是收入分配改革、惠民之举,也是公众澄清认识、统一共识、了解真相、厘清曲直的辩法析理过程,更是社会向透明、和谐、公平、正义迈进的渐进过程。

  (张玉胜)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