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0亿打造不出文化名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01:01  红网

  文化名城不是可以用钱打造出来的,就像一个人很有钱,富可敌国,但并不等于这个人就很有文化一样。8月12日《广州日报》报道说,东莞拟5年投50亿建文化名城。这条新闻就像当年东莞禁养猪,驱赶“新东莞人”一样遭来了骂声一片。

  “十万小姐赴岭南,百万嫖客下东莞”,这句流传甚广的段子,成为富裕的东莞在民间的另一形象。有不少网友建议东莞可建“性文化名城”,这个倒是符合民间流传的东莞段子,依网友之说就叫“天堂之都”。网友还设计好了广告语:男人的天堂,女人的理想。横批:男欢女爱。不过要我说,现在要打造“天堂之都”也没有多少文化,或许百年千年之后会有一些文化,到那时人们就不再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了;而是说“东莞天堂,羞臊苏杭”。

  由“东莞天堂”我想到了东莞市网友怡信的一首诗,他说:“远看东莞像天堂,近看东莞像银行;到了东莞像牢房,不如回家放牛羊。个个都说东莞好,个个都往东莞跑;东莞挣钱东莞花,哪有钞票寄回家。都说这里环境好,蟑螂蚂蚁四处跑……”虽说这位网友的诗有夸张的成分,但去过东莞的人多少还是有这种感觉的,而恰恰没有感觉到的是东莞这座城市有文化。可以说,霓虹闪烁不是文化,高楼林立不是文化,车水马龙不是文化,建一个文化广场、博物馆、戏院也不能代表这座城就有文化。一座城巿用再多的钱,如果打造的是人造景观、标志性建筑是克隆的,缺失个性,就没有什么文化可言。

  来过潮州的不少朋友都对我说,潮州有文化。潮州的文化不是一年两年用钱打造出来的,那是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千年古桥、千年古寺、明清建筑群……这些建筑从来缄默不语,只是静静伫立在那里,就能释放出千万本史书所不及的力量,这是历史积淀所赋予它的一种力量,一种文化。所以说,深层次的文化不是钱砸出来的,文化名城也不是打造出来的,不要说东莞50亿打造不出文化名城,就是5000亿也难以打造出文化名城。本来是文化沙漠,还要过度强调文化,用钱来堆积文化,不但没有文化,而且会散发出铜臭味,导致的结果是城市不伦不类,犹如猪鼻子插葱——装象。

  发展文化名城不可以用经济建设的思路去办,更不能用投入多少钱就达到什么样的名城目标“规划”,资金投入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方式。再说,文化与金钱有机结合起来,很可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建筑工程或面子工程,而套上了功利的恶名。东莞是有钱,但我认为不应大把的钱投在这“面子工程”上,而应投在民生上,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曾有一老板斗大的字不识一箩,偏偏在他的大办公室里摆满了书,人们并没有说他有文化,反而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讥讽他是“文化大老粗”。所以说,东莞的决策者要加强学习,多点文化内涵,要让文化抖落身上浮躁的尘埃。

  虽然当今文化的政治光晕不浓,但一些地方政府还是非常热衷文化,总喜欢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不管举办什么节,都用文化来冠名。其实这种冠名绑架着功利,从而把文化变成了经济的工具。我国著名文保专家梁白泉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结果是不断破坏文化。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也说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种误导。然而,砸钱打造文化名城更是一种误导,甚至是一种文化灾难,它不仅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且使本来就有文化的古建筑遭到破坏。一些城市在建设文化的大潮中,进行大拆迁,那有独特个性,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建筑却被拆迁,甚至连名人故居也一夜夷为平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毁于一夜,郑孝燮、罗哲文等专家称之为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恶劣事件。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当文化成了经济的工具,文化就不再有文化,就像木偶戏中的木偶(也叫文化)一样,却没有灵魂。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