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豪华落尽见真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06:46  解放日报

  赵畅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现在有些图书“档次”越来越高了:不仅所用材料越来越高级,出版式样越来越翻新,而且推介名堂也越来越多样。有些图书不仅要用高档纸,甚至还用上了绸、布、皮。有的图书甚至烫金烫银,以示高贵。有的图书被装进礼盒,里面除了图书外,还放置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过度“包装”,不仅在图书的封皮、扉页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版式设计上也有“突出表现”。不仅如此,有的图书还在开本上大做文章,以致图书的开本越来越多、越来越乱。

  图书出版追求豪华,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如今正愈演愈烈,向着“过度奢华”、无以复加的方向发展,有的竟从有些月饼的包装上获取灵感,借用了一些保健品、食品的包装技巧,真是闻所未闻,让人大大地开了眼界。

  图书出版呈现“过度奢华”的现象,其实是“货不够,水来凑”的表现。因为明眼人早就发现了其“特别之处”:一是由名人题写书名,二是使用了特别的印刷工艺,三是书皮使用了坚固、耐用、美观的材料。这样做,不就是为了弥补内容的单薄、分量的不足吗?

  有的作者深知自己写作的基础,于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便不惜动用关系、并以所谓特别稿费 “吸引”名人名家给作序。更有甚者,为求得“名人效应”与“工艺材料效应”的一致性,便舍得在印刷和书皮上搞投入。这样的“机巧”,说穿了,就是为了图名谋利。“书出得越漂亮,越能得到领导的赏识、编辑和作者越有面子、读者才会越看好,有的包装、编排甚至是冲着评奖去的”,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应当承认,上述3种手段的调用,或许有一定的效用,但极其有限。其作用的真正发挥,有赖于与图书内在质量的互动,所谓“珠联璧合”是也。否则,内容不好,再好的包装也没有用,到头来,只会落下“绣花枕头稻草芯”的笑柄。

  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但图书是个特殊的商品,还必须注重它的社会效益。否则,丢弃了社会效益,唯利是图,那么,我们的良心呢?

  图书出版追求社会效益,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为广大读者献上一道道物美价廉的精神食粮。想起了著名作家赵树理,当年写完长篇小说《三里湾》后,有3家出版社争相索要,但赵树理却婉言谢绝,最后把书稿交给了一家名气小而稿费低的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有人不理解,赵树理解释说:“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出书的成本降低一点,农民花的钱少一点。只要广大农民能看到这本书,我是不顾及稿费多少的。”为此,赵树理所有的著作都没有出豪华本和精装本,在装帧设计上也总是要求尽量简约一些、朴素一些、成本低一些。赵树理的理念和做法,自让人肃然起敬,且更值得我们仿效。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不论是作者还是编辑、出版社,图书出版竞相追求“过度奢华”的做法,既无谓地消耗资源,又浪费大量时间精力,更助长各种不正之风,所以,奉劝大家务必把精力、时间、财力用在该用的地方,下对工夫,也希望一些名人名家,不要为情所困、为利所惑而去做无谓的“推手”。“豪华落尽见真淳”,其实这个普通道理谁都应该明白,写书人、读书人似更应有这种文化自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