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无可言说处,围观即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07:18  新闻晨报

  □晨报特约评论员 刘洪波

  一份遭网友曝光的中石油新闻和公文慎用词汇表,引起网络围观。据称,制定此词汇表是为了“正确引导舆论”,包括“垄断”、“暴利”在内的上百个词汇被要求“慎用”或“不用”。 (《潇湘晨报》8月12日)

  一般地说,一个企业进行文字上的“日常形象维护”,没什么特别可以非议的。不止是企业,一家媒体、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可能也会有自己的“慎用词汇表”。例如,一个媒体可能要求其采编人员慎用“残废”、“社会渣滓”等词语,一个社会可能禁用对弱势群体的贬损性说法和称呼,一个家庭可能禁止家庭成员说粗话而要求对长辈使用敬语。

  中石油作为一个企业,确乎处在垄断地位,但它在公众面前回避自己的垄断色彩,要求其对外文稿和内部公文避免使用“垄断”一词,也是正常的事情。从企业宣传或组织传播的角度来说,这合乎常理。

  一个人、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对自己的实际评判是一回事,以何种方式对外展现是另一回事,其措辞未必合乎公众习惯。虚美自夸,文过饰非,不能算是特别大的毛病;要求大家都对自己“严于解剖”,时不时进行“深揭猛批”,未必就是好的做法,而且往往是坏的做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公众对一个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不能听其夫子自道,而应给予公众意义上的评说。

  中石油“慎用词表”之所以引起网络围观,重要的原因在于两个背景,一个是中石油作为一家国有垄断企业这样的权力身份,另一个是中国社会语言和信息传播的现实。

  中石油不是普通的企业,不是普通的公众公司,不是普通的垄断者,其市场地位并不来自市场,而是来自国家的战略安排,它是国家经济权力的体现,组织架构也是权力体系的演绎。因而,对中石油慎用词表的围观,实际上被视同于对公共权力怎样在文字上装饰其行为的一种围观。也就是说,人们围观中石油的慎用词表,与其说是在围观一个企业的公关机密,不如说是在围观公共权力的装饰秘技。

  个人、企业或者组织进行美饰化的“夫子自道”,是可以理解的;但公共权力不可以虚美自饰,也就是说公共权力不能为自己贴金。因为公共权力来自于公众,必须完全坦露在公众面前,这与公民个人、商业机构或者部分人组成的法人团体都不相同。公共权力只能向公众报告真实情况。中石油作为企业或可曲词美化形象,但作为全民所有物、作为公共权力场的组成部分,却没有刻意修饰打扮的资格。

  从中国社会的语言和信息传播现实来说,公众言说时有触碰禁忌、涉嫌敏感的机会。人们既能感受到表达时的内容边界与观念边界,同时即使十分注意尺度,仍然可能碰到了词汇的边界,而令人困扰的是,你能够感知到禁忌词汇的存在,但根本无法预知哪个词在禁忌之列。一些禁忌词汇的离奇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人的思维被分割成碎片,避讳成为表达的绕行要求。

  中石油的慎用词汇表,对公众来说,或许不啻于一份观察言语禁忌的量表。当然,这是一份慎用词表,而非禁用词表,但也差不多可以视为弱等的禁用词表,更重要的是,这份词表的出现,可以使人们会心于“词汇管理”的真实,从而产生一种拿到证据并参观证据的快感。这无助于改变“词汇管理”的现实,但围观证据的快感与谐谑,至少可以舒解被词汇管理的紧张情绪。

  如果社会的公共表达无禁忌,如果中石油不是一个大型国有企业,中石油的慎用词汇表就不会有被围观的盛况。人们对中石油慎用词表的围观,就是对权力美饰自我和公共语言禁忌的一种态度表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