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广高铁广铁管内旅客发送破千万大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08:47  南方日报

  

武广高铁广铁管内旅客发送破千万大关
武广高铁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吴伟洪摄

  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截至昨日23时,武广高铁广铁管内旅客发送突破1000万大关。目前,武广高铁开通运营230天,安全走行1700万公里。

  除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外,高铁对既有货物运输的分流效应初步显现,粤湘等地到发货物增长近两成,甚至沿线区域GDP增长也相应地“水涨船高”。

  武广高铁,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达350公里、运营里程逾1000公里的客运专线,纵贯广东、湖南、湖北三省。自2009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武广高铁从倍受质疑到被市场接受,从带动客流、物流到沿线经济的“水涨船高”。230天悄然过去,武广高铁在赢得旅客“用脚投票”的同时,也“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速。

  公交化运营赢得旅客“用脚投票”

  记者从广铁集团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昨日,自7月1日起武广高铁第三次调图以来,旅客日均发送量达5.5万人次,然而这一数值在今年年初时仅为三四万人次。

  据了解,武广高铁开通首月,旅客月发送量为104.5万人次,平均日运送旅客仅为3.4万人次;开通第二个月虽值春运旺季,但月发送旅客118.9万人次,日发送旅客也仅录得4.3万人次的“战绩”。

  日均旅客发送如何从三四万人次攀升到5.5万人次?武广高铁连续三次“以旅客为中心”的调整列车运行图功不可没。据广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敏介绍,武广高铁第一阶段运行图为2009年12月26日开通后至春运结束前;第二阶段为春运结束后到7月1日前;而7月1日后实施的是第三阶段运行图。

  今年7月1日起,武广高铁采取日常、周末、客流高峰期三种不同的开行方案,每天最高开行126列动车组,始发站最小发车间隔6分钟,最大发车间隔25分钟,并在黄金时段的整点,开行三省省会城市间的直达动车组12列,“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营模式迅速赢得旅客的“用脚投票”。

  陈敏表示,武广高铁应该让旅客“随时随地随意”地乘坐,就像坐公交一样,让旅客忘记“班次”的概念,使高铁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这便是第三阶段实施的“高密度、公交化”运输方式。

  有关专家表示,高铁运输相对密集的日本,每天发送180至200对动车,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营。从理论上来说,武广高铁未来最短可达间隔3分钟发车,每天最多可发400多对列车,因而,武广高铁仍有相当大提升空间。

  沿线区域经济“水涨船高”

  武广高铁的开通,使既有京广铁路通道能力紧张地区的货运能力得到了较大释放,广东、湖南的货物运输同比增长近两成。受人流、物流因素带动影响,武广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也“水涨船高”。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今年1至7月份,经铁路运到广东、湖南两省的货物累计达到8814万吨,同比增加1418万吨、增长19.2%;两省经铁路发送货物累计5338万吨,同比增加746万吨,增长16.2%。

  受武广高铁带动人流、物流因素影响,高铁沿线区域经济GDP也呈现一定的喜人增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武广高铁沿线广州、韶关GDP的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1%和8%。

  而湖南境内,武广沿线的长沙、岳阳、衡阳、株洲、郴州5个市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5%、14.3%、14.5%、15.5%和16.6%,平均增长率比没有高铁经过的其余9个地市高出0.9个百分点。

  ■前景

  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

  2012年广东境内铁路里程将增至3444公里

  据广铁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几年,广东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到2012年,广东省境内铁路将由目前的2258公里增加到3444公里,增幅达53%。

  据了解,厦深、南广、贵广、广深港等客运专线在建,其中,广深港客运专线的广州至深圳段今年年底前通车,预计厦深、南广、贵广铁路分别在2011、2012、2013年建成通车。

  上述负责人透露,届时五条高铁汇集于广州南站,广州南站的人气将逐日上升,并有望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客运枢纽,珠三角地区也将形成真正的“半小时生活圈”。此外,广州到南宁、贵阳、武汉、长沙、福州等省会城市的时间将缩短到4小时以内。

  事实上,不仅广东,全国铁路建设也呈现“处处开花”之势。2010年,铁路部门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增长16.56%,高铁建设也是其中的一个“大手笔”,铁道部还专门为高铁建设规划了“四纵四横”的远景。

  预计到201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中国高铁里程将超过世界上其它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

  南方日报记者彭国华通讯员袁钢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