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洛阳“受辱” 公主出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12:49  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 盛夏 文图

  历代公主,都是王朝中最娇艳的一抹色彩,是世人艳羡的对象。大家以为,她们贵为金枝玉叶,驸马不是文状元,便是武状元,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其实,天之骄女们也有血泪和哀怨,她们在深宫内闱中所受的煎熬与折磨,岂是世人所能了解的?

  比如说,她们没有决定自己婚姻的权利,有的公主甚至出生时就被规划好命运,只能做政治牺牲品,比如汉代,自首创“和亲外交”后,多位汉室公主变成人质般的棋子,政局一旦变动,她们便被杀戮。

  纵观历史,生于太平盛世,而且婚姻幸福的公主屈指可数。命运多舛的公主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尼为道。以唐代为例,先后有十个公主入道,可谓“绫罗绸缎身上裹,太上老君心中留”。

  中国自古男尊女卑,公主也不例外,史书中多不给公主立传。即便立传,内容也极为简单。比如唐代平阳公主,曾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其传不过区区百字。本系列女主人公湖阳公主刘黄,贵为刘秀长姐,史书也无传记。

  刘黄在史籍上能有所流传,赖于与她打过交道的三个男人:一个是她的弟弟刘秀;一个是拒绝了她的爱情、导致她未再嫁人的宋弘;还有一位是杀了她宠爱的家奴,削尽她脸面的“强项令”董宣。

  在中国史书的男性视角下,刘黄形象骄横霸道,十分“脸谱”化。她被拒婚,宋弘成名。她家奴被杀,董宣成名。她的“不幸”,成就了两个男人流芳千古。她真实的面孔与形象,她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被史书完全屏蔽掉了。历代修史者,无人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想想她爱而不得、寡居一生的命运何其凄凉。

  只有在方城,人们对这个并不“高大全”的公主倾注了感情。在当地传说中,她乐善好施,没少给方城人造福。她情场失意出家修道,十分值得同情。

  现在的方城人,给湖阳公主塑的像,十分青春美丽。或许在他们心中固执地认为,这才是湖阳的真面目,这才是他们心目中高贵的一代公主。

  董宣杀奴 公主输阵

  据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所立“重修炼真宫碑”记载:“盖谓裕州(方城古称)北一里之许,地势高耸,林堤圆围,风气极佳,而景号谓之‘春暮’,名曰:‘炼真宫’,乃东汉湖阳公主修真之所也。”清雍正《河南通志》称:“炼真宫在裕州北一里,东汉湖阳公主建。”

  湖阳公主的汉代行宫还有什么遗存吗?

  现在的道观,依然沿用汉代行宫城墙,呈方形,四边各长150米,占地2.25万平方米。城墙为土筑,残高5~6米,厚2~3米。夯层0.8~1.1米,层次清晰,夯层内留有直径0.08~0.09米的别棒洞,北城墙外及城墙夯土内,出土有西周鬲腿、豆柄及汉代筒瓦片、瓦当等。

  当年建设行宫,是以巨石为基,巨砖镶嵌,中实以土,厚一丈五尺。方城土质为黄黏土,工匠们以木板相夹,填土夯实,所用土不能太干,要加入一定水分,夯成墙后,撤去木板,风干之后,非常坚固,当地百姓称“板打墙”。外面再砌上数尺厚的青砖,筑到二丈高时,全用青砖砌成,上面修成雉堞,内外两道,中间七八尺宽,可行人也可放哨。

  行宫建筑,极尽奢华,但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这残剩的宫墙,还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当年湖阳公主失意于宋弘,开始不时来此居住,但她在洛阳仍保留府邸。这时候,政治形势和立国之初已发生微妙的变化。

  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立国,立国十年后,他发现了大贵族大地主豪强势力肆虐的严重性,便逐步改变执政方略,以严刑峻法治国。

  到了建武十五年,汝南发生“度田”案,河北、河南先后发生豪强叛乱,刘秀感到豪强势力可能危及政权,于是执政越发严厉。鲍永和鲍恢,都是性情耿直之臣,他们执法如山,不避权贵。刘秀很欣赏他们,常对左右道:“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

  建武十五年六月,洛阳城中发生了一件事,刘秀的养父赵王刘良因小事倚势欺人,朝野大哗,影响极坏。

  事发数日后,鲍永弹劾刘良,刘秀召见刘良,当面严厉申饬。刘良何等尊贵,为了“小事”被“诫勉谈话”,此后,皇亲国戚都有所收敛。

  受此事影响,刘良在京中地位大不如前。不久,刘秀又将一批王降为公或侯,削弱其力量,并起用一批用法深刻、执法如山者,从京师到地方,严厉打击豪强势力。韩歆、欧阳歙、戴涉,连续三任大司徒都获罪被杀,足见其严厉程度。

  刘秀为打击洛阳豪强,任用年近七十的董宣为洛阳令。不久,湖阳公主的家奴犯了事。

  湖阳公主宠爱的家奴杀了人,董宣闻报,现场勘验后,立即到公主府索要案犯。公主府拒不让进。董宣不过是小小的洛阳令,不敢擅闯,但他一直等待抓捕机会。

  几天后,湖阳公主见没了动静,以为没事了,出门时让杀人家奴陪同乘车。董宣在夏门亭外等候,看到“犯罪嫌疑人”露面,即喝令车子停下,上前扣住了马缰绳,用刀划着地,大声数落公主过失,责令杀人家奴下车,当着刘黄的面,将家奴杀了。

  刘黄又气又怕,立即进宫去找弟弟哭诉:“洛阳令董宣欺人太甚,他竟在夏门亭拿刀拦下我的仪仗,当着众人侮辱姐姐,当场杀死我的家奴,将皇家看得一钱不值,我皇家尊严一扫而尽。姐姐我无颜见人,我不活了!”说时用手抓散长发,一时钗髻零乱。

  刘秀大怒:“这个董宣,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欺负到长公主的头上!”他立即传诏:“速传洛阳令董宣进宫!”

  董宣一入宫,便看见湖阳公主,知道她已告过状。刘秀不容分说,一声怒喝:“来人!将董宣拖出去乱棍打死!”

  董宣毫无惧色,叩头分辩:“臣有一言,等臣说完了再杀不迟!”

  刘秀说:“你还打算说什么?快讲!”董宣昂然道:“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意思是陛下圣德,复兴汉室。如今,陛下却放纵奴仆杀人,将怎么治理天下之民呢?臣已年近七十,不劳陛下动手,臣请自行了断!

  说完,举头就往宫殿石柱上撞去。刘秀大惊,立即喝令宦官将其拉住。

  刘秀到底是个明白人,知道董宣是忠臣,在执行自己打击豪强的政策,不想处置他了,但碍于大姐的面子,他还得想个办法,给姐姐个台阶下。

  刘秀便向董宣使了个眼色:“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儿上,朕今天饶了你。去,给公主跪下道个歉!”

  谁料,董宣骨头硬得出奇,他厉声大吼:“臣身为洛阳令,执行国法,何错之有?陛下要臣认错,办不到!”刘秀无奈,让几个宦官按着董宣的脑袋给公主叩头。董宣拼命挣扎,两手撑着地,最后也没有低下头。

  刘黄见状,心知大势已去,委屈万分:“文叔(刘秀的字),当年我们在南阳做平头百姓时,你不是也和你大哥窝藏逃犯吗?那时官府的人都不敢上门来找你。如今你做了皇帝,官府上门欺负到我头上,你难道就不管一管?凭你的权威,难道就制不了一个小小的洛阳令?”

  刘秀哈哈大笑:“此一时,彼一时。天子有天子的难处,跟老百姓不同啊!”他又安慰道:“大姐!此人已道歉了,朕看这事就算了吧。不就是奴才吗?朕过几日给你送几个就是!”

  刘黄无奈地说:“他的脖子那么硬,能算是赔礼吗?”董宣应声答道:“臣的脖颈向来很硬,不能弯曲!”

  刘秀把眼一瞪:“强项令出!”意思是硬脖子的洛阳令,还不快退下!

  董宣走后,刘秀特赐钱三十万,用于表彰他不畏权贵的高贵气节。董宣拿到赏金后,全部分给了衙门官吏。从此后,洛阳城权贵敛迹,豪强落魄。京师百姓拍手称快,称他“卧龙”,有民谣唱道:“枹鼓不鸣董少平。”意思是他当政,没人击鼓鸣冤。

  刘黄出家 荫蔽方城

  此事对刘黄打击很大,她感到弟弟为了统治需要,将“欺负”了自己的董宣封作“强项令”,还予以重赏,弟弟已不再庇护与尊重自己。加之原来失意于宋弘,更觉了无生趣,年岁渐长的她,萌生了修真入道念头。

  她将堵阳(今方城)行宫改名为炼真宫,意为炼其精神,修真养性,将行宫中数殿改为斗姆、三清、天爷等殿,供奉道家诸神位。她自己则青衣素裙,头发上挽以青巾包裹,从奢华艳丽的长公主,变成了一个修真养性的道姑。

  方城人相传,刘黄在方城行宫时,轻车简从,辞去多辆豪华车辇。随行者除贴身侍女及老仆外,还有一个刘秀给的老御医。朝廷诏令方城地方官负责炼真宫的“安保”,诏令湖阳邑做好公主的粮米供应。

  刘黄落脚于炼真宫后,与在京城时的做派判若两人。她的生活由极度骄奢,变得恬淡简朴。她的性情也由热到冷,看透世态与人生,感到什么荣华富贵、情爱欲望,都如昙花一现,过眼云烟。自谓“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

  方城还流传着“刘黄派御医救百姓”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春季方城瘟疫流行,死人无数。老百姓到炼真宫求助,刘黄派自己的御医赐药济民,救人性命。这个御医早年就有防治瘟疫之术,此时他结合方城疫情,在炼真宫熬制药物散与病人。他又教老百姓熬制解毒清热的三根汤饮用,防止染上疫情。渐渐地,方城疫情得到控制。刘黄看到这种情景,允许御医在炼真宫内坐诊,给方城人治病。

  又过了数年,刘黄病逝于炼真宫。时刘秀之子刘庄在位,为汉明帝。他尊姑姑遗嘱,下诏将刘黄灵柩送至堵阳南百余里的封邑湖阳(今唐河湖阳镇)安葬,其墓在湖阳镇南门外,曾高数丈,至今尚有遗迹。

  刘黄仙逝后,当地人感念刘黄在方城多年怜贫惜老,救死扶伤,炼真宫香火日盛一日。因刘黄御医在此行医多年,方城百姓将此视为圣地,有人患病,先到宫中拜刘黄,之后取宫中一撮土服下。

  之后,葛洪仙翁在此炼丹,张三丰又在此修炼,炼真宫名气更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