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公报:内地反“三俗”立意深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7日11:3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7日电 香港《大公报》17日刊文《反“三俗”立意深远》说,中国自古就有抵制三俗的优良传统。内地清除“三俗”的现实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不能低估,此举既与民族复兴鼻息相通,也与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密切相关,更与正构建的和谐社会所需的民风与国风“车驾同辕”。

  文章摘编如下:

  日前,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并将其誉为官方掀起的一次“新道德运动”。可见此举顺天时,合国情,如人意。

  中国自古就有以德治国、抵制三俗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献中,有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说法,历朝历代都不乏高见之人。如孔子所主张的“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就是通过“义与利”的鲜明对比,将雅与俗分别代表的君子和小人之言行欲念,区分得一清二楚。

  值得关注的是,在胡锦涛提出“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之前,“三俗”践行者们的表现,早已不局限于文艺界,不能让某个行当的某个人背起这副沉重的十字架,否则只能使人产生误解,而丝毫无助于国风的振兴。

  客观讲,今人眼中的“三俗”与古人眼中的“三俗”,还不是一回事,因为时代的落差和生存方式的改变,道德危机的时代特征也与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从祸根上看,古今之三俗之所以似曾相识,是因为二者在血缘上仍属“一奶同胞”──人性的向善与向恶,除了会在“德行”上一一呈现,还会决定一个人修养的高雅与低俗。

  只有看清楚这一点,才能深刻领悟胡锦涛提出的“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深远立意,不仅在于振兴国风和民风,而且给国人指出了一条通向精神家园的唯一路径。因为,在“以人为本”前提下,今日自上而下地“反三俗”,既是时代之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民素质,确保国格与中国人人格的重要前提。

  道理还在于,一个经济上强大的国家,必然会向国民素质和文化传承提出同样大的要求,更何况后面还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北京观察家指出,清除“三俗”的现实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之所以都不能低估,是因为此举既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鼻息相通,也与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更与正在构建中的一个和谐社会所需的文化多元、人心向善、大爱无边的民风与国风车驾同辕。总之,为了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再“窝里斗”式的瞎折腾。(甄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