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荫,曾让两代人付出了生命与鲜血,却被无情地盗伐了。检察院立案监督又遭遇意想不到的阻挠。然而,权势、人情、暴力、诽谤,都未能阻止正义的步伐。小说展现检察官梓星、乐子、田苗的忠诚与智慧,揭示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真实感人,余味无穷。
■乐子灵机一动,大声应道:“会出事的!会出大事。”说话间已闪身进入院内。
秦大林知道吉小利和袁大头那层关系,觉得向乡政府反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决定先向公安部门报案。
秦大林先到山上,把被砍的树桩逐一测量记录,回家又重新制表,按编号仔细填写,又写了举报信,写明砍树的时间、地点、参与砍树的人数及主犯姓名,并打印了三份备用。第二天一早,秦大林就找到天岭乡派出所,将举报材料交给贺希奇所长。贺所长大怒,拍了一下桌子,站起来说:“这个袁大头也太胆大了,竟敢以身试法!老秦,你回吧,我一定会秉公办案。”
贺希奇在天岭乡的口碑还是不错的。乡里乡亲的,有事找到他,都能热心帮助,不管有啥纠纷,都能息事宁人。他处事的基本原则就是“和稀泥”,加上名字谐音的因素,就得了个名符其实的雅号。可从今天的态度看,贺所长并没有“和稀泥”的意思。秦大林边走边这样想着,回到家里,心里觉得轻松了许多。
举报信石沉大海。一个多月过去了,案子还没有消息。袁大头还是袁大头,依然趾高气扬,风光无限。秦大林沉不住气,找贺希奇追问过两次,贺希奇总是安慰:“老秦,不要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羊还怕赶不到山上?办案吗,总需要有个过程,况且在取证和定性上都遇到些困难。放心吧老秦,我们不会包庇犯罪的。”贺希奇的话滴水不漏,无可挑剔,听不出毛病来。可秦大林明显感到贺希奇是在推脱、拖延。恰在这时,涉农检察工作队来到天岭乡。秦大林早听说过梓星检察长查办涉农犯罪的威名,就趁机将举报信当面交给梓星检察长。
果然立竿见影。公安干警几次进村调查取证,袁大头也被乡党委免去支部书记职务,退还赃款,还补栽了树苗。但也有令人不解的地方,树已经砍了,为啥还要专门掩埋呢?
一天傍晚,秦大林与袁大头在望天池相遇。望天池就是原来的红旗池,不知从何时起,红旗池淡出人们的记忆,望天池取代了红旗池。袁大头对秦大林说:“大林啊,你帮了我,我是来这儿忏悔的。老森林呢,烧了一火,剩下大林;大林呢,又让我砍了一斧,剩下小木;小木呢,若再……可就独木难支啦。树砍了,还能栽,如果人头被砍了,可就安不上啦。你说,是吗?”这哪里是忏悔,分明是在威胁。秦大林毫不胆怯:“俺秦峰叔呢,炸死了;俺爹呢,烧死了;俺还怕多搭上一条命吗?死得其所,俺不后悔,只怕有的人死了,狗都不吃!”
从此以后,秦大林嘱咐秦小木,无论去哪儿,无论干啥,都要处处留意,倍加小心。没想到,这么快就向自己下了手。秦大林怀疑林管员靳茂功参与其中,为加害自己的人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准确情报。下半晌接到开会通知,只有妻子刘英知道,如果没人通风报信,加害自己的人咋会提前隐藏在那里呢?
秦大林的讲述,对梓星触动很大。一方面,他对秦老森、秦大林父子两代人为植树造林、保护树林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而感动;另一方面,他也感到案情并不简单,似乎有张看不见的网。秦大林说:“梓检,俺无权无势,就靠您给俺做主了。”梓星拍拍秦大林的手背说:“老秦,安心养病,我绝不会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
十三
乐子、田苗的初查在秘密地进行着。他们依照梓星的指示,没有与林业局、天岭乡政府正面接触,去直接调取树林产权书证,而是先找到已经离休的魏长远及其在天岭公社任书记时的秘书,顺利地获取了证言。魏长远听说当年植的树遭到破坏,大发雷霆:“简直是败家子!那可是用人民的血汗、秦峰秦森两条人命换来的,就这样让他们给毁了。查!查!需要证明啥,我马上写。”
到杨庄取证时,多少出现点儿波折。他们要弄清的问题是砍了多少棵树、知道不知道没有采伐证、树卖给谁、卖了多少钱、干什么用了。可按照举报信中提到的人名走访了几户人家,证词却一模一样。都说砍了40棵,卖树为村上还债了,其他的情况不知道。这显然是有人串供了。乐子、田苗商议,不能这样简单地问下去,否则,将会一无所获。
他们杀个回马枪,又回到第一户门前,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袁大头下台了,咱替他兜着,不会出事吧?”
乐子灵机一动,大声应道:“会出事的!会出大事。”说话间已闪身进入院内。
说话的女人吓了一跳:“你们咋又来了?”
田苗接话说:“大嫂,听说话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明白人可不能办糊涂事。你想啊,没事儿,我们会跑恁远的路来找你们?没事儿,我们会走后再找回来?我们怕你们不说真话害了自己,出具伪证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