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你可知道 预存或回收式自体输血可应对血荒,记者采访发现我省大多医院没有推广,市民更是鲜有问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02:40  兰州晨报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你可知道
自体血回输最安全。 资料照片

  无血可用,多台手术被迫推迟!又到献血淡季,血液中心专家表示:要破解缺血难题,最好的武器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自体血回输”,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

  供需矛盾 无法回避

  世界上现在还没有任何产品可以替代血液或者成分血,我国献血采取自愿、无偿的捐献方式。自《献血法》颁布以来,众多爱心人士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在日益增长的血液需求面前, 血液供应仍显得“有心无力”。

  近年来兰州地区的采血量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但临床用血量却在以20%的速度递增,供需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献血人群中,高校学生所占比例达到了30%,因此寒暑假献血量会大幅下降”。正因如此,省血液中心血液制品库存量目前全线下降,导致不少医院的择期手术被迫延期。

  回收输血 救己一命

  45岁的李某因全身多处刀伤送入兰大一院抢救。其血型为Rh(-)A型,这种血型在亚洲人种中仅占不到千分之五,医院联系省血液中心没有找到同型的血液。手术十分迫切,医生决定将他刚刚流出的新鲜血液收集并处理后重新输回到体内,由于抢救及时,李某最终成功获救。

  像李某这样的回收式自体输血是自体输血的方式之一,目前兰大一院采用自体血回输每年都能抢救回上百条生命。

  预存血液 鲜人问津

  兰大一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冷玉芳告诉记者,回收式自体输血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外伤或伴随大量失血的大手术,如器官移植、颅脑损伤、脾破裂等。但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若患者流出的血液被细菌、消毒液等污染,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运用自身血液预先储备的办法——换言之,就是在手术前储存自己400毫升血液,手术时就可以用自己的血救自己。但遗憾的是,目前我省尚无一所医院开展自身血液预先储备技术。

  记者在给许多医院打电话咨询时,大多医院表示目前还没有开展自体输血,也没有这方面的仪器;也有医院认为,由于自身不具备采血的资质,因此只能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而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相关部门至今没有明文规定这种“预存性自体输血”的血液管理细则,医疗机构也不愿承担患者采血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

  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中,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住院患者,对“预存性自体输血”这个专业词汇也都异常陌生。在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同样鲜有人问津“预存性自体输血”的相关事宜。

  自身输血 最为安全

  相较于公众的不理解,有着医学背景的省人民医院护士小张则完全明了自身输血的安全性。她在做结石手术前半月就前往血液中心为自己术中可能的输血做了400毫升的储备。采血后,医务人员对这些血液特地做了标记,在进行抗体检测、血浆分离后,这些血液被另做储存,确保在小张手术时专人专用。

  兰大一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冷玉芳告诉记者,输血是救治病人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本身又可以成为致病物质的载体。为有效预防并杜绝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国内外医学界极其重视自身输血的临床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国外对自身输血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趋于成熟,在美国,有的医院自身输血量已占总用血量的15%。

  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体采科主任谢英告诉记者,自体输血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更为重要的是自体输血还可以大大节省血源,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本报记者 赵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