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郊的伊斯特波恩地区,住房管理部门举行了发放住房补贴申请表的活动。由于申请人数远超预期,局面失控,竟演变成一场骚乱,最终导致62人受伤、其中20人住院治疗。
事情要从联邦政府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住房选择优惠券计划”说起。该计划是联邦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的项目。长期以来,申请人往往要等上几年时间。地方上负责执行这一项目的部门近几年大都不再接受新的申请。
伊斯特波恩地区的住房管理部门时隔8年后重新开始接受申请。组织者原以为会有1万人参与,结果来了3万人,许多人甚至提前两天在广场上等候。骚乱后,所有想要领表的人都如愿以偿,住房部门官员却深感无奈:要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恐怕至少需要10年时间。
这场骚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社会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现象。根据美国商务部和国税局的数据,在过去30年里,美国已成为发达国家中收入最不平等的国家。2007年,排名前50位的对冲基金经理平均年收入为5亿美元,是普通美国人的1.9万倍。在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经济体中,1/8的美国人依靠政府发放的食品券生存,23万个家庭里的孩子几乎每个月都会挨饿。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眼中,美国社会出现了“中产阶级终结”现象。根据皮尤中心的统计数据,中产阶级家庭过去10年里收入几乎没有增长。与此同时,医疗、教育等费用节节高涨,愈来愈多的中产阶级家庭债务堆积。近年来的经济衰退重创中产阶级,一些中产家庭滑向贫困阶层,加入申请廉租房的拥挤行列。
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者认为,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政策。二战后的三四十年间,美国人均收入上涨81%,1%的富人收入上涨38%,财富的增长让所有人受益,贫富差距缩小。这一时期也是美国中产阶级迅速成长的时期,多数人认为这应归功于罗斯福的“新政”。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所谓“新镀金时代”。美国政府强调市场力量并对富人实施减税政策,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政府则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贫富差距加大,对美国社会发展构成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许多人将贫富分化加剧和华尔街的贪婪一同视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诱因:少数富人无论多么富有,其消费能力依然有限,广大中产阶级建立在借债基础上的消费需求没有可持续性。金融危机期间,民众对华尔街金融高管巨额薪酬的愤怒之情,正体现了潜伏的社会矛盾。政治学者指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导致政治的两极分化,严重制约了美国应对各种迫切问题的能力。
美国政府的“药方”之一是终结对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减税政策,将每年征收的300亿美元税收用于改善中产阶级的生活。
许多从电视上看到伊斯特波恩骚乱的美国人惊呼:“天啊,这是美国吗?”(马小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