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近日发布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阿富汗共有3268名平民因战乱伤亡,其中死亡1271人,比去年同期上升31%。数据是枯燥的、冰冷的,现实却是具体的、残酷的。它意味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突然消逝,一个个健康躯体变得残缺不全。它也将我的思绪带到3年前我作为一名记者零距离体察过的那片土地。
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起,阿富汗人经历了抵抗外来入侵、部族纷争、各部族与塔利班混战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动的战争。对于当前局势,阿富汗人最深的感受或许就是无奈。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对于驻阿美军,阿富汗人怀有复杂感情。我的一位阿富汗朋友欣瓦里说:“一方面,我们希望美军尽早撤出阿富汗,阿富汗人真正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另一方面,如果美军撤走,阿富汗可能将陷入更大规模的内战,老百姓也将继续饱受战火之苦。”
在阿富汗,老百姓生活在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的阴影中。2006年10月,阿富汗内政部楼前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至少11人死亡,53人受伤。当我和同事正在现场进行报道时,我们的一位阿富汗雇员神情哀伤地前来请假:“我表兄在刚才的爆炸中被炸死了,我要回去参加他的葬礼。”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爆炸袭击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一天上午,一起针对美军军车的自杀式爆炸袭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我在两公里之外的住所房门被震开。我赶赴现场,只见百米之内路两边的商铺玻璃被震得粉碎,路旁大树燃着熊熊大火,浓重的硝烟味和尚未清理干净的碎尸散发着血腥。在阿富汗工作期间,当我行走或行驶在喀布尔的街头时,脑袋中总绷着一根弦,心情不能完全放松,怕被不知来自何方的爆炸所殃及。
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阿富汗实施新战略,2010年向阿增兵3万人,2011年7月起开始从阿撤军。一增一撤,表面看似矛盾,实质上却反映了阿富汗严峻的安全形势和美国在阿富汗的尴尬处境。美国必须通过增兵才能应对日益强大的塔利班武装,同时又害怕深陷阿富汗泥潭。美国终究是阿富汗的外来客,撑不下去大不了一走了之。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乱,阿富汗人仍要生活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余智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