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天空放晴,乌云散去。在抗击特大暴雨灾害中昼夜奋战的人们,终于等来了一个难得的喘息。然而,根据气象预报,未来成都还有持续30小时的大雨、暴雨,一场更大的考验随时都会到来。为迎接新一轮暴雨可能引发的灾害,省委发出新的动员令,“誓死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誓死保卫灾后恢复重建的成果”,市委要求,“要最大力量防止新的人员伤亡”、“要抢在新一轮降雨前查排重大隐患,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所谓智者,是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敏锐;所谓强者,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战胜灾难,我们既要做智者,更要做强者。今天,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更大的暴雨,不是更凶猛的泥石流,而是连续奋战之后的松懈、倦怠和侥幸心理!
我们知道,“8·13”以来,连续的救灾,干部劳累不堪,战士疲惫至极,器械负荷已重,大家都非常需要歇一歇,哪怕只有一天,睡个好觉、吃口热饭,给妻子孩子报一个平安,给父母捎句问候的话语。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曙光还停留在地平线上,我们还不能放下手中的工具,解下满是泥泞的征衣。历史用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最后胜利的取得往往不是时间、精力投入的长短或多寡,而是在最胶着的时刻,我们能不能咬牙坚持住。顽强的意志成为这个时候的关键因素。灾害可以摧我房屋,不能灭我斗志;灾害可以夺我生命,不能毁我精神。我在,斗志在,我在,精神在。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更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不麻痹大意,不心存侥幸。8月13日开始,我市先后受到泥石流和洪水的两轮袭击,降雨都不到24小时, 但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未来还有30小时的暴雨,我们要把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估计得更充分,把救灾需要克服的困难估计得更多,尽可能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扎实。危难关头,使命如山,我们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做好一切准备,不放松,不懈怠,将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最大的负责任,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
在“8·13”抗洪抢险中,我们的预警、应急、救灾、保障机制经受住了考验,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抗洪救灾也取得了初步的突出成果。面对可能出现的更大灾害,哪些环节有待完善、哪些设施亟待补充,哪些方案需要重组,哪些环节应该充实,这些工作都必须立即着手开展。要在措施落实上不敷衍,在每个细节上不马虎,迅速做好物资、资金、装备和队伍各项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信息传递准确快速,决策科学果断,救灾高效有力。要按照“生命至上”的原则心中时刻装有群众,确保抢救生命第一;一旦出现临灾先兆,优先组织群众撤离避险,坚决避免群死群伤;要按照“先抢通、再完善、再恢复”的要求确保道路等设施畅通正常,确保救灾需要,确保群众生活需要;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责任追究,严明纪律;要严防死守、沉着应对、有序调度、科学救援。
回眸过去的救灾,我们更留恋生命的可贵,沐浴灾后的阳光,我们更眷恋脚下的土地,展望将要来临的暴雨,我们更增添战胜的信心。巨大的灾害面前,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从不曾动摇。尽管我们面临的考验可能是巨大的,但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人民军队舍生忘死的全力帮助,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做保证,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一千万成都人民争取胜利的脚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