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申遗”如何走上良性循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1日07:06  解放日报

  ●如果营销一个地方,只是简单把它符号化、名称化,最后往往就不去下真功夫搞发展,反而丧失许多有前景的发展空间。

  ●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并不是因为好看才作为世界遗产保留的。有价值的行为、劳作和成果,构成的整个人类活动,才是保护的对象。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顾晓鸣 (复旦大学教授)

  龚丹韵:随着 “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各地又掀起了 “申遗热”。据统计,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提出申遗的项目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您对这股 “申遗热”怎么看?

  顾晓鸣:申遗不是自丹霞才开始热起来的,之前就一直很热。究其原因,与当下的两大潮流有关系。第一个潮流,许多大城市已经历过,而中小城市现在正在跟风,叫 “营销地方”。第二个潮流,叫 “文化符号”。在这两股潮流的汇聚影响下,部分地方思路比较简单,总是想方设法先去找一个文化符号,似乎由此就能拥有美誉度,能够招商引资、吸引游客。于是,各地争抢牛郎织女的出处等类似新闻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显然是可以成为文化符号的好东西,还具有相当大的独特性、稀缺性。一旦加入后,许多人以为联合国能够为他们做推销。在这种认知下,理所当然会产生“申遗热”。

  龚丹韵:您觉得申遗的本质究竟应该是什么?

  顾晓鸣:世界文化遗产,主要不在于文化符号。不妨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遗产是祖宗传给你的,你也要好好传下去,所以它主要在于责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就是把一项重大的保管责任扔在了你的肩上,它更像你的 “包袱”。就好比你戴着50万的戒指上街,怀着一种提心吊胆、时时警惕才能保护好它的心理。日本把这个称作 “文化财”,其工作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用敏锐的专业眼光,看到需要保留下来的东西,随后动用国家、组织、地方或私人的力量,大家共同负起责任来。把 “文化遗产”这块标牌给了你,就好比在对你说 “老兄,这个东西你要担着点儿”。

  因为是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属于濒临毁坏的遗产,所以你必须动员兄弟姐妹一起保管好它。如果只知道滥用它的知晓度、抢注商标、制造伪劣产品,在这一热热闹闹的过程中,不该投资的投资了,不该建设的建设了,最后,濒临危险的遗产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工作,反而更加濒危。这体现了一个认知误区。

  龚丹韵: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盘活既有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初衷也是为了走上良性循环的双赢之路。

  顾晓鸣:文化符号是指某种文化特色,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大家自然而然认同的。如果营销一个地方,只是简单把它符号化、名称化,最后往往就不去下真功夫搞发展,反而丧失许多有前景的发展空间。

  文化符号最大的害处,就是把具有文化内涵的东西 “拟像化”。比如说一双破鞋子,如果被证明是2000年前的,大家就把它装进玻璃框中,打上镁光灯,发明信片等形式传播开来。但是这些并非本体,只是 “拟像”。过度开发的结果,必然做出 “买椟还珠”的傻事,文化遗物本身可能未被充分阐发和认识。

  龚丹韵:那么文化遗产保护,究竟想保护什么?

  顾晓鸣: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内涵,不是为了保护这些 “拟像”,而是为了保护人类历史活动本身的轨迹,那是联合国及其教科文组织非常明确的要义:保护实质、本真的文化存在。旅游观光,只是停留在博物馆的境界上。而原地保护,特别还要保护周围的环境、氛围以及文脉,这些才是历史中人类文明活动的真正印迹。如果仅仅停留在造个博物馆,小汽车开来开去,五星级宾馆人来人往的阶段,那么文化保护的就不是本真,而是被美化、被扭曲的结果。从文化形象和感知角度讲,人们反而难以真正去感受和理解文化遗产。

  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并不是因为好看才作为世界遗产保留的。有价值的行为、劳作和成果,构成的整个人类活动,才是保护的对象。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还只是人类活动后的物化结果。所以,要扩大视野,比方说,中国有两处梯田等农作遗存,也作为文化遗产被保护了。同样,工业社会的遗产,如上海的工人聚集区、发电厂、浦东最早的仓库等劳动场所,都应当进行保留。同时,我们不能只留下物品,而把精神扔掉。这就好像一本书写得好,究竟是字好,还是字里行间表达的东西好?

  龚丹韵:那么按您的理念,在申遗成功或者名声在外之后,下一步究竟该如何走呢?

  顾晓鸣:首先,我们不能以保护为名,把文化遗产就此封闭起来,那样的结果,只能让它成为少数人才有权欣赏的东西。怎样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做到良性循环呢?

  全世界有各种案例,不尽相同。比如说杭州西湖。它的沿湖景观对游人免费开放。积累一定的知名度和人流量后,西溪湿地收钱。由此大力拉动了旅馆、餐饮和高档会所的消费。周边的地产随之大幅升值。这就把文化资源搞活了,最后西湖申遗。既不过度开发,又对游人免费开放,还能拉动经济。

  其实,拥有一项文化资源,以保护为本是更好的开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熊猫。大家都知道保护的迫切性,于是很多研究机构、大学系科介入,捐款捐物、出专家、出力气。敦煌也是如此,从起初的挖掘,到后来出版家、印刷商都进去了。它直接能开发旅游的东西还是那些,但敦煌的文化辐射和价值衍生源源不断。

  归根到底,申遗就是希望把敦煌这样自发的历程,变成一种制度安排,最后带动全世界的优秀资源汇聚在此。申遗成功,让全世界知晓,基金会、企业家和研究机构以后想出钱出力,就有新的考虑对象。单纯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待文化遗产,实在太小觑了人类的文化。

  虽然珍宝是你沉重的负债,但你也拥有了话语权,合理地规划、调度,会让全世界有爱心、有能力的人,渐渐向你汇聚。最后,就像西湖那样,文化遗产会自己生长和跃变,超乎想象地变成 “核动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