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清平
前线华西都市报记者庞山岚陈羽啸
8月18日下午,我们乘坐直升机抵达“孤岛”清平乡采访,由于没能赶上返回汉旺的最后一班飞机,我们被暂时困在了清平乡,跟受灾群众和留守人员同吃同住,亲身感受了一次灾区真实生活,还经历了我人生当中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夜晚。
空运美餐干饭+油炒土豆丝
18日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终
于等到了一顿“美餐”:干饭加油炒土豆丝。
这些救援物资都是空运进来的,大家都很节约,能吃到油炒土豆丝已经很不错了。
晚饭后,清平乡又下起了暴雨,我们很揪心,幸好有留守群众和武警、公安等人员相守相依。
没有桌子写稿,我们就趴在冰冷的地板上写,写完后再抱着电脑冒雨到清平乡政府发稿。
清平乡目前只有唯一的一条宽带可以上网,使用的人太多需要排队,排队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把当天的稿子顺利发回报社。
夜宿地铺湿衣服外裹军大衣
武警德阳支队的王永彬参谋长得知我们没地歇脚,就让战士们给我们让出一个地铺来,穿着湿透的衣裤躺在一件军大衣里面,静静等待着天亮,屋外哗哗的大雨让人心里忐忑不安,神经高度紧张。
漆黑的夜暴雨持续倾泻,寒冷、担心让人毫无睡意,我们借来雨衣来到附近的一安置点。
尽管夜深了,仍有几个帐篷里亮着灯。当地居民王爽和妻子住的帐篷里亮着昏暗的手电光,蚊香的味道刺鼻难闻,狭小的空间里只摆
放着一张床。
王爽坐在床上,妻子罗永菲则坐在床沿上,她说,自从“8·13”泥石流发生后,他们就没睡过一晚安稳觉,一下大雨就紧张,随时做好逃命的准备。
警报声响居民半夜紧急转移
晚上10点54分,雨越下越大,我们正跟王爽夫妇聊天时,一声刺耳的警报声在清平乡的夜空响起。
“这里也不安全,我们还得转移到上面的乡政府会议室过夜。”王爽和妻子一边穿厚外套一边说。
20分钟后,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处在低洼地带的村民冒着瓢泼大雨陆续聚集到乡政府的一个大会议室里,他们中有人还抱着被子,在会议室的桌子上或地上一铺就开睡。
会议室里没开灯,因为开灯会招惹大量虫子和蚊子,黑暗里有不少人在默默地吸烟,空气浑浊。
黑暗中一名中年男子拨通了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的手机:“这里还在下暴雨,我们又转移了,据说还有泥石流,有机会我还是转移出去算了……”
摄影记者陈羽啸想拍下黑暗中那些人们的表情,但又不能打闪
光灯,我打着手电筒在人群中晃动一小会,借着微弱的光线,他按下了快门。
一阵滚雷大家以为是泥石流
晚上12点多钟,拖着疲惫的身子我们回到了住处,裹着湿衣服躺下不久,有几个年迈的受灾群众突然被转移到这里,10多个武警战士穿起衣服在冰冷的地板上“坐睡”到天亮。
凌晨1点过,一切归于平静,黑夜里暴雨越发狰狞,令人毛骨悚然。
躲在军大衣里面,听着哗哗雨声,开始迷迷糊糊地睡去……
突然,一阵“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从楼房背后的大山传来。
“不好!泥石流来啦!大家快跑!”有人大喊,我们本能地爬起来,像离弦之箭“嗖嗖嗖”冲出房间。
但大家很快发现是错觉,那只是一阵滚雷,于是大家又快速返回来机械式躺下来。
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我们像经过训练的。
经历了这场虚惊之后,我们除了担心,恐惧也随之而来。于是,只好睁着双眼苦苦等到天亮……
清平乡一夜惊心动魄,清平乡一夜终身难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