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曾经创造了300多项全国第一,在城市精神中把“感恩”置于如此之高的地位,深圳也是第一个。
十年前第一次来深圳,经常到莲花山上散步,常常看到人们自发地到小平的铜像前献花,没有仪式,也没有组织,完全是市民自觉的行为。从那时起,我就对深圳这座新兴城市刮目相看,因为这是一座懂得感恩的城市。
感恩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社会精神勃发的起点。
古人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繁荣必然催生公民责任的更好实现。2009年深圳GDP总量为824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80.8亿元,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不可否认,“成熟”财力为深圳人的感恩与回馈提供了物质保障。
感恩与回馈源于深圳独特的城市文化以及制度保证。深圳对于丛飞精神的高调肯定与弘扬,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关爱行动,以及政府对于热心慈善的企业的鼓励与引导,与时下某些地方对企业家慈善行为的质疑,乃至对见义勇为行为的飞短流长形成鲜明对照,这无疑创造了“爱心之城”的价值氛围。感恩与回馈成为深圳这座城市对于个人、企业和政府判定的重要参照系。
感恩与回馈也是社会诚信的重要体现,而深圳恰恰是一个快速崛起的信用社会。一个感恩的人,一定是诚信的人,一个感恩的企业,一定是有责任的企业;一个感恩的政府,也必将是一个值得人民信赖的政府。深圳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感恩行动,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发展并不一定刻板如公式一样,深圳的确造就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统一。
一座城市仅仅强调效率与竞争,是不足以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标杆城市的,在城市精神中将牢牢树立“感恩社会”、“反哺全国”,必将为深圳赢得精彩的明天。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璇 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