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盼世博“长龙”助燃申城科普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1日14:46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 董纯蕾 马丹

  今夏申城最热门的旅游方式,非科普游莫属。上海世博,就是一次最成功的科普游——世博园里,高新科技总是最吸引人的元素,游客们的热情最容易被富有科技含量的展项“点燃”。

  其实,很多上海人对这些并不陌生。仔细想想,无论3D、4D、球幕或巨幕等显示手段,还是声音、温度或光线感应等互动手段,世博园里的这些精彩,在园外、在申城各大科技场馆中多有“兄弟姐妹”。那么,我们何不把自己的科普游范围再扩大点,让世博引发的科普游之热蔓延全城?

  园区内外展项呼应

  在世博园浦西片区,远大馆地震屋前总是排着长龙。按1:4比例建造的建筑模型通过了抗9度地震测试,能在一天内扛住40次“地震”,还能逼真地模拟汶川、玉树地震的震级,给大家真实的“地震体验”,令不少参观者直呼“可怕”。

  类似的灾害体验屋,在上海并不少见。宝山区气象局的气象科普基地,就有一间台风屋,逼真的感觉一点也不逊色于世博园里的地震屋:参观者进屋后,马上能从电视、广播等媒体“获取”10级台风即将来临的信息,接着,风开始“呼啸”,吹得窗户乒乓作响,刮倒大树,撼动房屋,声光影模拟电闪雷鸣,暴雨接踵而至,从门缝、屋顶渗进屋子……

  进入巨球形的沙特馆遥望星空,探索宇宙,已成世博园最吸引人的“传说”。受不了9小时的长队,那你可以到松江区佘山顶上天文博物馆来一次“星空之旅”,这里有国内首个互动天象厅,以互动式球幕模拟星空让你过把瘾。

  还有,石油馆和泰国馆的4D电影,和上海科技馆的四维影片那是“一样一样的”;瑞士馆的球幕电影,更不用讳言完整版就在上海科技馆。

  园外尚未形成气候

  世博园内到处是长龙,可是,出了世博园,盛况似乎难得一见。上海科普旅游为何难成气候?

  “十五”以来,上海初步建立了由上海科技馆领衔、以一批专题性科技场馆为主干的“金字塔”形科普基础设施网络,区域、学科和行业覆盖越来越全面。目前已建成开放的场馆超过30家,加上市级科普教育基地近200个,若是一天去转上二三家,不就是一次科普之旅吗?

  据调查,要在上海来一次科普游,交通是个难题。现已建成开放的两三百家科技场馆和基地,分散在全市各区县。根据参观人次统计,那些孤零零的、周边没有同类呼应的科技场馆人气明显不足。浦东张江等区域,因已建起集成电路科技馆、中医药博物馆等多个科技场馆,陆家嘴、佘山等区域,因为本身就是旅游胜地,科普游人气相对就高一些。

  有关部门曾尝试通过旅行社组织科普一日游,开辟科普旅游大巴专线,但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绝大部分科技场馆免费开放或门票仅收成本价,旅行社利润太薄,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大众的审美取向似乎更关注娱乐性,因此全市众多科技场馆客流冷热不均。据“科普护照”(每年一本,凭此可参观本市主要科技场馆)的使用情况分析,最热门的是上海科技馆、海洋世界、野生动物园等带有游乐性质的场馆,而那些细品方觉有内涵的专题类场馆,就没那么受欢迎了。业内人士建议,将科技场馆中的“娱乐派”和“内涵派”有机搭配,可能会更受市民欢迎。

  2006年起,本市各主要科普教育基地陆续成为中小学二期课改课堂,截至去年已接待学生110余万人次。能不能有更多的科技场馆加入这一行列?让中小学生的春游秋游有更多新选择?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