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宽冕)昨天,“第四届北京相亲大会”在石景山国际雕塑公园举行。尽管阴雨连绵,但并没有阻挡寻找爱情的脚步,近千人到场寻找有缘人。会场中不仅有打扮入时的年轻男女,也有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他们特地来为子女把关,俨然已经成为主力。今天还将举行一天相亲大会。
谈恋爱不分老少
组织方工作人员谢小姐介绍,近年相亲的主力军呈现出较宽的年龄分布。从刚刚步入三十而立的80后到执着追求婚姻质量的70后,甚至刚出校门的90后,“找对象”都被提上了日程,“相亲这事已经不仅局限于25到35岁的‘剩男剩女’,而变成下到20岁,上到50岁都在蠢蠢欲动的大众活动了。”
会场中央的露天舞台上,正在进行着类似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活动,一名男嘉宾正在接受三位女嘉宾的“拷问”。男嘉宾一一回答之后,一名女嘉宾双臂交叉在胸前比了一个叉,这表示她没有相中对方;另外两名则举起双臂在头顶比了一个心形,她们愿意与对方进行进一步交流。最终,男嘉宾与其中一位女嘉宾牵手成功,两人一起走出场地,到公园中单独交谈。
“爱情卡”碰运气
相亲大会场地四周的墙上挂满了介绍个人信息的卡片,被前来相亲的人们称为“爱情卡”。这些“爱情卡”根据性别和年龄段被分在不同的墙面上,分别有70后男、70后女、80后男和80后女四个墙面。
有的“爱情卡”写很朴实:打工族,目前而言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我喜欢让人熟悉、感觉亲切的女孩;还有浪漫型的:我一直憧憬美丽的爱情,相信爱情总有一天会来,希望在这里邂逅我一直在等的你,找到一生的幸福。
许多人撑着伞聚集在资料墙前,手执纸笔或拿着相机,记录、拍照,搜寻着合意的对象。27岁白领杨小姐表示:“爱情卡的信息只能筛选出‘硬件条件’符合自己要求的异性,是不是真的能谈得来,还得交往了之后才知道。所以先多留几个联系方式,碰碰运气。”
家长子女关注不一
本次相亲大会还专门设置了“家长操心区”,可以让前来把关的家长坐在里面,与孩子属意的对象进行交流。谢小姐介绍,这几次相亲会家长团都是主力。
赵先生独自来为离异的儿子相亲,他在70后女的“爱情卡”墙前看了许久,一边看一边在纸上记录。“我是背着儿子来的,把这些合适的情况记录下来,回头我联系好了,再告诉他是朋友的女儿,这样他就不会太抵触。”
但是老少关注点有些不一样。谢小姐介绍,除了年龄、身高、收入等是共同关注点外,年轻人和家长的“兴趣”不尽相同。“不少家长相的是属相、单位、户口、家庭背景等,而年轻人则更关注教育背景、职业、爱好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