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芝加哥华语论坛报:低俗文化是民族振兴的绊脚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2日13:4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2日电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日前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低俗文化是民族振兴之路的绊脚石。文章指出,广大华侨华人普遍认为,低俗文化这种不健康的倾向,与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是背道而驰的,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甚至是有害于我们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的。

  文章称,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中国的文化市场也空前繁荣起来。宽松的政治环境,国际文化的更多交流,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精神文化的更强烈的需求,这一切都促使一大批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越来越多,整个文化领域已经和改革开放以前的“万马齐喑”的局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许多艺术家们还给海外华人带来了像“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那样的反映中国文化精华的节目,在各国演出都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

  另一方面,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就是,中国文化市场上的低俗文化正在蔓延,无论在印刷、影视或网络媒体中,那种以丑为美,拿肉麻当有趣,片面追求感官刺激,赤裸裸的表现人的欲望和这方面自然主义地实录,以及猎奇和猥琐的文艺写作手法等等,正在越来越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侵入了主流文化的阵地。广大华侨华人普遍认为,这种不健康的倾向,与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是背道而驰的,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甚至是有害于我们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的。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的文化人始终面临着空前的巨大机遇和用武之地,同时也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中国的文化工作者们不论是否自觉,都一定会有所选择:在这一时代中,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塑造好我们崭新的民族形象,通过文学艺术来宣扬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致力于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情操;还是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正义感和文化人的良知,不惜以低级庸俗的货色来迎合市场上的不健康的趣味和利润需求,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削弱我们的民族精神?

  文章分析认为,当前,低俗文化的大量涌现不是偶然的。市场经济的迅速扩展,使社会上一些人信仰和理想缺失,开始不择手段地追求商业利益,这就形成了一个适于低俗文化涌现和流传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一些文化人出现了浮躁、颓废的情绪,不再相信未来会更好,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只顾宣泄和表达个人的某种欲望,以获得眼前的最大利益,或者通过描写扭曲的人性来展现自我,炫耀自我。这又造成了低俗文化花样翻新、反复产生的土壤。同时,某些文化人机械地模仿和引入国外的腐朽、甚至已被人们抛弃的糟粕当作“宝贝”,改头换面硬要在中国上市,也助长了低俗作品的泛滥。

  低俗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正在一心一意地振兴中华的人们来说不是好事。它会降低国人的素质,混淆人们的是非和美丑观念,从思想上逐渐腐蚀我们的干部和公众。当前,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障碍,有各种各样的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国内外敌对势力包括各种分裂势力的捣乱,还有很多新的经济建设中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应当“居安思危”。而低俗文化则会让我们忘掉或淡化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削弱我们的战斗力。海外华人的命运与祖(籍)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对这种文化当然会抵制和反对。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当我们提到抵制低俗文化的时候,有些人总是说什么“保守”、“倒退”,还举出西方发达国家对低俗文化传播的容忍和“自由”来说事。对此,在芝加哥十分活跃的华人文艺社团-“东方艺术团”副团长郑征、话剧团团长谷文瑞说,即使在社会多元文化十分发达、宽容性和包容意识非常强的美国,低俗文化始终也没有成为过社会文化的主流。美国有联邦通讯委员会、有各种行业协会,从政府的管理到业界的自律以及相关的法律,特别是来自舆论的约束力,都在对青少年提供保护,对低俗的内容进行管理和限制。另一方面,美国的历史、科教、地质等教育频道,并不因为点击率和收视率低而关闭。当然,西方文化中也有低级庸俗的货色,而那恰恰是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在参考借鉴和使其“为我所用”的时候,应当坚决予以抛弃的东西。

  人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发展的商业时代,需要大量的商业关系与盈利模式,各种媒体和表演当然都需要发行量、点击率或票房价值,需要广告。所有的受众也不可能都是“脱俗之人”。同时,低俗文化与俗文化也还是有区别的,俗文化也可以“雅”起来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好东西。但是,当那些低俗文化的价值取向已经对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的低俗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不健康的成长、对损害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当对此做一些深刻的反思吗?

  有人总以为,文化不低俗就不能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和误导。芝加哥东方艺术团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的郑征说,他们艺术团多年来演出了许多宣扬中华文化的节目,从歌舞专场“好一朵茉莉花”到话剧“暗恋桃花源”等,那些积极欢快和气势昂扬、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时代特色、刻画美好人性的中华文化,最受当地华人和美国人的欢迎和好评。倒是国内那些低俗的文艺产品,让许多关注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大多感到不解和奇怪。“我们一定要相信观众。宣传中华文化是对我们自身民族的尊重,有助于增强我们几千年一代一代凝聚而成的民族归属感。而低俗文化不能起到这种作用,不能代表我们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郑征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