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旗也该为42位伊春空难罹难者而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8日01:02  红网

  23日,8名香港同胞在菲律宾遇害!

  24日,42名同胞在黑龙江伊春空难中罹难!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脆弱的生命在无常的变故中逝去,浓浓的悲怆将我们萦绕,天人永隔后的嚎啕、生死诀别时的惨烈,一次次触动着我们的泪泉。生命之花的猝然凋零,因为“人祸”“意外”或“天灾”,让我们反思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郭光东先生曾发出过“国旗为谁而降”的呼喊,吁求五星红旗也该为那些意外罹难的普通公民而降,以彰显生命的尊严。在意外和天灾仍显得频仍的当下,虽然我们无力完全阻止这类不幸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到让每一个逝者都能“走得”安心而有尊严。除了物质上的补恤,我们也应将为“较大的集体伤亡事件中的死难者”降半旗“常态化”(虽然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灾害中都进行了降半旗默哀,但还是局限于上千人的特大伤亡事故),让他们在精神上也享有国家所给予的最高礼遇。

  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发生后,8人遇害的消息撕裂着两岸同胞的心,市民的自发哀悼乃至对菲方解救不力的谴责都很令人动容,但香港特区政府的所作所为亦称得上与民感“痛”身“受”。事发当晚,特首曾荫权即率执政团体召开新闻发布会,怒斥凶手的“冷血”,并部署相关人员接收工作。24日,特区政府所有政府机关全天为8名罹难同胞降半旗。当天,曾荫权还亲自到湾仔金紫荆广场和广大民众一起参加了集体默哀仪式。另外,特区政府还承诺永久照顾遭遇此次劫持事件的六个港人家庭。应该说,特区政府这一系列的言行举措都让人感知到一种温暖,一种对公民生命的爱护和尊重。当公民遭受厄运时,政府第一时间和他们站在了一起,为他们呐喊,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这既是政府高度人文关怀的体现,亦是政府对公民的一种最大尊重与呵护。

  但相比特区政府为了8位港人上下一心的呼吁与关怀,42位在伊春空难中遇难的大陆同胞的身后事却显得有些冷清。没有降半旗,没有默哀,除了一位副市长匆匆宣布了空难的死难人数,鲜见有高层领导与民众分忧共患的情形。是的,我们地域更大,事务更多,领导忙些也属正常。但可否,让政府机关为42位遇难同胞降半旗,可否呼吁人们为那些过早逝去的人默哀、祈福。毕竟,50万元的赔偿只是一种物质上的抚慰,家属和亲人那难抑的精神创伤还需要政府用更为人道和人性化的方式去温暖。

  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无法预知的祸患总是让生命显得脆弱,猝然的离开已属人间的大不幸,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让那些早逝的生命享受身后最高的礼遇。42条生命与8条生命,他们的离开,都是莫大的悲哀。特区政府让8位逝者在身后享有了其应有的礼遇,每个人都在为他们送行,每个人都在为他们的家庭祈福,他们的死并没有因为地域和时间的阻隔便被冲淡掉记忆。降半旗的仪式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因此,我们也没有理由让42位罹难者孤独地离开,国旗也该为他们而降。

稿源:红网 作者:王艳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