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又被成龙代表了一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8日01:08  红网

  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后,成龙在其twitter上指出:“香港是有不同种类人的地方,别担心,我们没有憎恨。”(原文为英文)随即引起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纷纷斥其冷血与媚骨,认为成龙不能代表自己。也有些人对成龙的这一番言论并不惊讶,去年亚洲博鳌论坛,成龙曾发言认为:“我们中国人是需要管的”,也是一样招致许多人的口诛笔伐。

  被媒体称之为“催命援救”的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导致8名香港同胞遇难,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驻港机构的国旗、区旗下半旗致哀。成龙在同胞尸骨未寒之际,选择向菲律宾政府伸出“友谊之手”,这无疑是极不明智的。按常人的心理分析,大多数家属还处于悲恸状态,此刻反而对质疑菲律宾营救水准的声音提出异议,“如果警方一开始就击毙挟持者,人们会说,怎么不先谈判?但如果警方先谈判,人们又会问,怎么不早些杀了挟持者?令人难过。”本能的让人认为是在为菲律宾政府辩护。

  这可以称之为成龙一以贯之的“大局观”,他在27日的澄清道歉中说到:“我不会因为这桩悲剧恨菲律宾人,有十几万的菲律宾人在香港工作,也有不少香港人在菲律宾工作,如果彼此憎恨,会对香港与菲律宾都将造成很大的伤害。”可实际上,仅因一桩人质劫持事件,就会有多少香港人会对菲律宾人感到痛恨呢?公民社会的香港公民,会是如此缺乏理性与思辨吗?明显,成龙过虑了,他企图以自身的号召力来抚平香港人对菲律宾人的仇恨,不料,获取的却是对其本人的批评谩骂。

  成龙作为一个武打影星,在国内国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这是他作为影星的身份而获得,而非其他。如果他对电影的武打动作及其相关做出评价,可以认为有资格有代表性的,但代表香港人为一个公共事件发声,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尤其,当以“我们香港人”般的句子开头的时候,就已注定很多的香港人“被代表”了。既然没有做过相关的民意调查,自然不能想当然的信口雌黄。

  Facebook上成立“成龙你不代表我!”的群组,原因可能就和上述类似。“被代表”就一定义愤填膺满腔怒火吗?也不见得。平时,我们也被成龙代表过,当成龙继李小龙之后,重新把功夫片打进好莱坞时,我们脸上泛着光泽很自豪的“被代表”着。久而久之,类似成龙般公众人物,就会把自己幻化成民意的替身,认为这能代言那也能代表。

  这其实对公众人物也是不够公允的,即只允许他们正确不允许他们犯错。可人既不能未卜先知,也不能对过去历史了然于胸,犯错自然是会有的。要想始终保持着意见领袖的身份,就要与汹涌的民意同向,否则就有被淹没的可能。民意有时也并不见得正确,比如2008年抵制家乐福事件,如今再来看,明显是冲动过头了,火炬手金晶在法国誓死守护火炬感动了国人,可其不赞成抵制家乐福的言论,却让很多支持喜欢她的人最终倒戈相向。

  公众人物与民意之间存在一场艰辛的博弈,公众人物答对没奖答错有骂。或许,正如成龙所言“谅解和包容是我们最好的出路”,公众人物应该与民意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样才能获得超然于外的冷静缜密,民意也应该显得更加豁达一些,“围剿”与“捕杀”造就的只是另一批意见领袖罢了。

稿源:红网 作者:詹万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