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问“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8日03:00  大河网-大河报

  □潘伟斌

  近闻有学者8月21日在苏州召开了“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讨论的主题是安阳西高穴曹操墓的真假问题,实在是让人感到蹊跷,不免产生一些疑问。

  第一问

  会议为什么在苏州召开?

  论证一个事件的真伪,不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开会,不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而是跑到千里之外的苏州召开,其目的和用意耐人寻味,其效果如何让人生疑。就像公安破案,不到案发现场进行考察,能真正了解到实际情况,达到破案的目的吗?显然他们要的不是科学论证过程,而是一个效果。那么效果何在?国家文物局不是在苏州召开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闻发布会吗?他们就在这里召开否定它是曹操墓的会议,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具象征意义的。

  这次会议主办方也是耐人寻味的,由河北邯郸古邺文化研究会、安徽亳州三曹文化研究中心、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等主办,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和河南方面争曹操墓的城市,这就凸显了地方利益之争,而非学术之争。如果曹操墓出土于亳州或邯郸,那么那些想利用曹操墓来出名,推销自己的书的人,同样会使出和现在相同的伎俩来对待它们。

  第二问什么人出席了“高层论坛”?

  这个会议能称为“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吗?看一下被邀请参加会议人的身份,大家就会清楚了。

  李路平: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普林顿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博物院特聘书画家、金石学研究学者。

  林奎成:历史学者,河南开封市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资源报告撰写者,教授、著名社会学家,央视特约评论员。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魏晋文学研究专家。

  胡觉照: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历史系教授。

  吴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立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翁飞: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高杰:亳州市三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亳州市篆刻学会副秘书长。

  马鸣亚:亳州市三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亳州晚报》厚重亳州版主编。

  李刚:亳州市三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亳州市文物处博物馆科科长。

  王占峰:亳州市三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亳州市文化旅游局、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张国安: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史博士,撰写有《颠覆曹操墓》。

  李惠明: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电视台原副台长、高级编辑。

  李灿:安徽亳州市三曹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原亳州市博物馆馆长、原安徽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安徽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修复鉴定专项基金委员会专家组委员。

  刘心长:邯郸市政协常委、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邯郸市历史学会会长。

  邓中堂: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古邺文化研究会会长。

  倪方六:公开身份是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资深记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三国大墓》作者。其真实身份是一个自由撰稿人。

  闫沛东: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顾问。

  在这些人中,真正搞曹操三国历史研究的只有刘心长和李灿两人,但是都因故没有到场。另外,学术顾问梁白泉也未到场,闫沛东未到场但提交了论文。

  第三问“高层论坛”缺失了什么?

  考古学家没有,秦汉史专家和魏晋史专家等历史学家没有。他们的缺失意味着什么?既然是高层论坛,为什么不邀请这些人员参加,还是他们不愿意参加?论证一个考古项目没有一个考古专家到场,讨论一个考古问题,没有一个考古学家到会,这能称其为专业性、学术性论坛吗?如此的会议能称得上高层论坛吗?

  这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奇怪现象,就是当对一个手术方案进行论证时,没有医生和医学专家参加,而是由一批搞生物研究的、化学研究的或者其他门类的专家进行评判,甚至连算卦的也来指手画脚,而随便推翻了医生和医学专家们的研究结论,这是正常的吗?如果他们几个人所主办的论坛也称其为高层论坛,也能将全国权威考古专家得出的结论随便推翻,那么,以后不管是什么人,随便都可以开个什么会,对其他行外的某个项目做出评判,都称为某某高层论坛,学术界将不成为学术界了。这样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没有了权威,都没有了规矩,中国的学术界就更有好看的了。

  在这里并不是说反对学者们的参与,但是,要知道自己应该参与的深度,而不是无限制地放大自己的权利,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不容别人讲话、提出不同意见也是这次会议的一大特点。据了解,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能够坚持听到最后的媒体记者总计才有四个,其中南方都市报的一位女记者向他们发问:这次研讨会上,有的专家说河南方面造假,长则三年,短则三天,也有专家说,是一场长达10多年的蓄谋,我想知道这个结论算不算专家组集体结论,为何时间上相差这么大,另外,本次会议专家组的观点跟河南方面有过沟通没有?结果引起了三个“专家”的攻击,其中一人更是站起来指着那位女记者毫无礼貌地说:“你这个女的……”这是一个学者的风度吗?是探讨问题的态度吗?

  其实,只要媒体和受众了解他们都是搞什么的,其专业领域是什么,是不是专家,是哪方面的专家,有没有这方面的鉴别能力,就不会被他们忽悠。相信大家只要了解了真相,就不去关注他们,他们也就失去了市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