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推广低碳生活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8日07:02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李君娜 姜小玲)这几天,沪上不少家庭多了一项“功课”,那就是全家齐上阵,对着报上、网上公布的试题,集思广益,积极参加“我爱低碳生活——徐汇杯咬文嚼字大赛”。

  试题很“有劲”

  8月22日,“我爱低碳生活”这份别开生面的试卷在媒体公布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试题信息量大、知识性强、“考点”典型度高、趣味性强。咬文嚼字公司大赛办公室电话也因此铃声不断,第二天便收到了不少答题卡。一些做过试题的市民反映,考题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很“有劲”,对于弘扬世博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传播语言文字知识很有意义。“比如,在地球上所有的水中,只有3%是淡水,所有的淡水中,只有1/3可供人类使用。不保护好水资源,人类连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谈发展。这个知识点就很好地让大家了解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华师大李明洁副教授对第100题非常赞赏,认为该题让现代人了解如何使用正确的客套词语。李明洁说:“我接触的学生在平时交谈中,就存在不少题目中列举的毛病。这个题目不仅仅是传播语文知识,而且是在传播人际交往的礼仪常识。”同为华师大教授的潘文国则认为,大赛试题捕捉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知识点,比如“乐山乐水”到底怎么读,类似的语文现象也有不少,很值得关注。

  “考点”在“低碳”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告诉记者,100道题目是从专家们设计的几千道试题中精选出来的。此次大赛共有30多位专家参加了大赛出题,所有人反复研究了有关宣传低碳知识、普及低碳理念的大量资料后,仔细找出了语文知识中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点”,还到徐汇滨江、植物园等进行实地考察,把营造绿色生存环境的实例运用到试题中。

  著名语言学家张斌先生已年届九十,他说:“今年把 ‘低碳’和世博结合起来,主题好,声势大,很受群众欢迎。我订的晚报上面就刊有题目,结果被别人‘抢’走了。”

  理科出身的作家叶永烈写过大量科普文章。他觉得碳元素很特别,也早在50多年前就创作了《碳的一家》。他说:“我乘坐北京、上海的地铁,都能看到低碳的公益广告,家里的一些账单为了低碳都不寄了,很有意思。这次大赛用有趣、生动的题目让读者接触并接受‘低碳’,很有意义。”

  传播世博文明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非常肯定咬文嚼字大赛的形式:“语文运用无处不在,世博文明的弘扬与低碳生活的推广离不开语言文字,通过社会语文比赛把它们结合起来,很有意义。这种方式在讲语文规范的同时,宣传了城市发展和低碳生活的要求。咬文嚼字大赛把语文规范化和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结合起来,正可谓相得益彰。另外,这次大赛的题目在宣传低碳时也很有层次,既有关于低碳的理念,又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衣食住行都有涉及,参加比赛,即使不得奖,也让人感觉很有收获。”

  李明洁教授认为,这次大赛通过咬文嚼字的形式,推广低碳生活,是参与世博的一次切实行动。“从更广的意义上讲,规范精准的语言文字也是一种先进文化,作为东道主,上海举办这样的比赛,是对优秀的中华文明和先进的世博文明的传播与弘扬。”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